都兴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2.35%(28/34),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神经外科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临床护理模式优化的重要表现,建议广泛推广和应用。
- 都兴伟
- 关键词:神经外科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 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将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者20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者2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8.6±10.7)min短于对照组(156.8±34.6)min,术中出血量(32.3±12.7)m L少于对照组(264.5±44.7)m L,术后第7天颅内压(12.1±1.8)mm Hg低于对照组(14.3±2.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高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可作为首选脑室出血治疗方法。
- 袁士博崔丹原雪都兴伟郭丽伟李晓伟
- 关键词:重症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
- 外科洗手装置的更新设计与应用
- 2015年
- 医院内感染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在国内,患者群体的耐药性在逐渐扩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细菌的变异明显增加,导致耐药菌增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临床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医护人员手清洁,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医院现有的洗手装置都是手动装置,对于控制感染来说不利,笔者将手控洗手装置做改进,采取脚控的一种简单、科学、实用的外科洗手装置。
- 曲辉都兴伟王莉于凤辉
- 关键词:外科控制医院感染医院内感染临床医务人员
- 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直接采用微创开颅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生活质量的GO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536.4±147.8)vs(926.8±225.7)],术后GOS评分更高[(4.5±0.6)vs(3.3±0.9)],不良反应少[17.6%vs 4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栓塞术联合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生活质量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 牛运祺王巍袁士博宿鹏飞李晓伟都兴伟
-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开颅术微创
- 两种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两种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优缺点。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EH复合材料修复,对照组34例采用钛网修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4.516,P<0.05),钛钉数少于对照组(t=5.333, P<0.05)。结论与钛网相比,EH复合材料优点多,性质更接近人体骨。
- 牛运祺李晓伟都兴伟宿鹏飞袁士博王广义
- 关键词:颅骨缺损EH复合材料钛网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都兴伟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重症脑出血术后并发症
- 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髋关节手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行髋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采用静脉麻醉联合吸入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前、麻醉后30 min、术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A组麻醉后30 min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有明显降低,与B组同期比较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复合吸入麻醉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不如腰-硬联合麻醉,提示术前应首先考虑腰-硬联合麻醉。对于临床上有穿刺困难情况,静脉复合吸入麻醉仍是较好的选择。
- 崔丹袁士博姚欣哲牛运祺都兴伟李晓伟
- 关键词:髋关节手术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腰-硬联合麻醉
- 1例外籍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的护理
- 2007年
- 硬脑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损害,发生率为5%,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本文以一外籍硬脑膜下血肿病人为例,详细的阐述该疾病在手术前后全程护理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 陆国凤陈玉慧都兴伟黄庆红
- 关键词:硬脑膜血肿护理
- 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56例临床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脑膜瘤患者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重点护理。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出血3例,严重脑水肿2例,颅内感染1例,癫痫1例,视力障碍2例,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缓解病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脑膜瘤患者的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徐阳姜惠莲姚欣哲李晓伟都兴伟
- 关键词:脑膜瘤并发症护理
- 两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方案。方法以2014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35例(观察组)和采用经皮质入路35例患者的(对照组)血肿清除情况和Ba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Ba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更彻底,预后效果更好。
- 袁士博崔丹牛运褀都兴伟李晓伟原雪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开颅血肿清除术外侧裂-岛叶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