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予洪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部分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 (乙肝 )感染情况及免疫水平 ,探讨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130 77名从业人员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 130 77人 ,HBV总感染率为 6 9 6 6 % ,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 6 87% ,抗 HBs总阳性率为 4 1 6 7%。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4 9 5 3% ,已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 3 9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为9 7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73 5 8%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 HBs阳性率为 2 1 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广州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肝感染率较高 ;接种乙肝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 ,而抗 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肝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 郭予洪韩建平黄珺宋永健
- 关键词:肝炎乙型疫苗接种
- 2016—202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2016—202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数量、作者发表论文频次、期刊分布、专业分布、基金资助、论文合作度、一般作者和核心作者特征进行分析,以SPSS 16.0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2016—202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累计公开发表论文687篇,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291人计算,年度人均发表论文0.47篇;259人发表过1篇及以上论文,占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89.00%;论文发表在86种期刊上,在SCI、国内核心、国内非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比例分别为24.60%、29.69%和45.71%;以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方向的论文数量最多,共283篇,占论文总数41.19%;无基金资助论文597篇,占86.90%;论文作者合作率93.45%,单位合作率为26.78%;30~49岁年龄组,中级与副高职称,硕士学历发文比例较高;核心作者年龄中位数为35岁,80.00%为硕士学历。结论广州市疾控中心的发表论文数量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探索,通过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以及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等方式,为中心科研进步提供长期的动力。
- 郭予洪李美霞吴迪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论文
- 浅谈实施食品安全法对健康体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作为疾控机构的固有业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格局一直不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该业务面临重大转变,同时带来发展机遇。笔者总结广州市疾控机构几年来的健康体检建设经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对全国同类机构提供借鉴。
- 黄肇康邝志光郭予洪黄珏郡
- 关键词:健康体检安全法食品疾控机构
- 广州市2010-201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与防制策略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10-2014年细菌性痢疾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 180例,年发病率介于0.86/10万~3.29/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7~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最高地区2010-2012年为花都区、2013年和2014年为白云区。男女性别比为1.23∶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65.01/10万),其次为5~9岁组儿童;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2%。结论广州市细菌性痢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流行特征,应针对流行季节高发地区、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 邝志光郭予洪李美霞胡文穗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