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吉湘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的37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22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5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3d,平均2.1d;骨折AO分型均为34-A1型。记录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Bostman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2-2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8-13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平均分别为2.5、1.1、0.3、0.2、0.2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分别为109.5°、123.7°、128.6°、29.1°、132.5°,膝关节Bostman评分平均分别为23.7、26.9、29.1、29.4、29.6分。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复位丢失或内固定物断裂、内固定物对周围软组织或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结论钢丝垂直间断缝合结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合适、有效的方式,术中操作简单,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 高翔刘辉郑吉湘李新路刘朋飞任宝龙
- 关键词:髌骨骨折骨钉钢丝
- X线透视下微创切口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 2010年
- 目的:介绍微创切口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微创切口DHS内固定。手术时间约45min~70min,平均60min;出血量少,约150ml~300ml,平均200ml。结果:66例达到临床愈合,有1例未复诊,关节优良率达到90%。结论:微创切口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平均约60min,手术切口小,骨膜剥离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快,DHS固定强度大,有动静加压作用,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快,并发症少。
- 陈君祥郑吉湘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切口DHS内固定
- 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12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置换术后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2周,实验组患者血小板(PLT)(213.3±11.5)×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3.2±1.2)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34.8±8.9)s,对照组患者PLT(218.6±12.1)×109/L、PT(12.8±0.9)s、APTT(32.7±8.3)s,两组PLT、PT、AP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其中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DVT,发生率为15.0%,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DVT,发生率为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94.2±5.4)ml,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为(98.7±8.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于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栓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郑吉湘刘辉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髋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 小切口双头螺纹加压钉早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 2004年
-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其原因之一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所以骨折后不愈合的机会较多。因此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但目前相比治疗方法及内固定材料,笔者认为采用轻型下肢骨折整复固定器(以下简称复位器)复位骨折,并采用小切口双头螺纹加压钉(以下简称加压钉)内固定为更理想。本文就这种器械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 沈新杰陈伟郑吉湘陈君祥敬红波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小切口
-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租,各56例。对照组予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予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UPASSⅡ)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与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53.94±6.20)mm、术后为(93.72±3.91)mm,对照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52.01±7.22)mm、术后为(91.63±3.42)mm。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椎体后缘高度为(77.83±5.12)mm、术后为(96.81±3.12)mm,对照组术前椎体后缘高度为(77.26±4.57)mm、术后为(92.42±2.85)mm。术后两组椎体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椎体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7.36±31.42)ml,对照组为(199.71±57.36)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1.09±30.87)min,对照组为(149.05±41.06)min,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复位效果好、出血量少和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 郑吉湘李新路刘朋飞
- 关键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