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双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小品号七孔发射药模具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品号7孔发射药模具设计方法,适用于火药制造中的7孔模具设计。本发明针对目前火药制造中采用的7孔成型模具设计尺寸与火药产品药型尺寸差异大、成型过程中由于针径太小而造成火药偏孔问题,发明了一种小品号单孔火药...
- 郑双赵颖魏学涛魏伦于慧芳王锋张远波刘少武马方生姚月娟
- 文献传递
- 四孔发射药的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研究
- 2022年
- 为提高轻武器发射药燃烧渐增性和内弹道性能,采用四孔多孔发射药药型,开展了四孔发射药的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研究。采用密闭爆发器进行静态燃烧测试,在5.8mm弹道枪上进行了动态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未钝感的情况下,四孔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优于球扁药和单孔发射药。对比四孔发射药,球扁发射药和单孔发射药的弹丸初速分别减小了17m/s和40m/s,烟雾透过率分别降低了18%和15%。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四孔发射药比球扁发射药和单孔发射药有更好的燃烧渐增性和内弹道性能。
- 李梓超姚月娟徐真珍于慧芳苟永亮马方生闫炜魏伦王锋刘波郑双李强刘少武王琼林王舒
- 关键词:物理化学钝感剂
- 高分子钝感剂在两种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高分子钝感剂NA聚酯湿法钝感得到叠氮硝胺和高能硝胺两种钝感发射药,用高温加速长贮寿命试验的方法来研究NA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迁移性能。利用密闭爆发器和内弹道试验法,对加速长贮前后的两种钝感发射药动、静态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速长贮前后两种钝感发射药的爆热、p-t曲线及内弹道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两种钝感发射药长贮前后NA钝感剂的浓度分布,结果发现浓度分布也没有变化。表明NA钝感剂抗迁移能力强,可以满足叠氮硝胺发射药和高能硝胺发射药的长贮性能要求,用其制得的钝感发射药具有良好的弹道稳定性能。
- 刘少武刘波郑双王琼林潘清张远波韩冰魏伦
- 关键词:物理化学硝胺发射药钝感剂迁移
- 点火药量对30mm火炮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30mm弹道炮研究了点火药量对内弹道性能及内弹道循环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炮口初速和膛内压力增长较为明显,常温和高温增长幅度可忽略;当辅助点火药药量增加到300mg,出现了低温膛压明显高于常温膛压的现象;在相同的点火药量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随着发射药表面钝感剂含量的增加常温内弹道循环时间变长;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点火药量的增加内弹道循环时间变短,但当点火药量超过一定量后继续增加将起不到明显改善点火的作用。
- 李达郑双魏学涛刘少武王锋张远波李梓超
- 关键词:点火药发射药装药内弹道性能
- 一种流场烟雾透过率分布测试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场烟雾透过率分布测试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该装置中的光学背景板表面为灰白图块相间排列类似棋盘的图案,且漫反射特性良好。在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分析图像中基本图块单元的整体特征与四个相邻单元的差异、基本图块单...
- 王长健郑双王彦杰仪建华王锋孙志华秦钊王博许毅
- 文献传递
- 钝感三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含水溶性组份硝基胍(NGu)的三基发射药,采用水相搅拌工艺制备出钝感发射药样品,进行了高分子钝感技术研究。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加入饱和剂和未加入饱和剂的两种钝感发射药样品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与未加入饱和剂的钝感工艺相比较,采用添加饱和剂的钝感工艺制得的发射药表面结构致密。采用可控点火参量模拟装置进行点火试验;在药室容积100cm3,装填密度0.2g.cm-3,点火压力10MPa的条件下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选用14.5mm弹道枪进行了内弹道试验。结果表明,钝感处理后的发射药样品点火延迟时间(6.86,5.72ms)延长,燃烧渐增性能增强,内弹道性能提高,且添加饱和剂的发射药性能比未添加饱和剂的优良。
- 郑双刘波于慧芳刘少武张远波王锋魏伦李达韩冰
- 关键词:物理化学钝感燃烧性能内弹道试验
- 一种新型点火药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克服黑火药存在的不足,研制出一种新型高能点火药,通过黑火药、新型点火药在吸湿性、燃烧性能、安全性能及输出特性等方面的对比试验,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点火药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和黑火药相比,新型点火药爆热高、吸湿性小、燃烧后残渣量少,组分相容性良好;并且,点火的瞬时性和点火强度优于黑火药。
- 韩冰魏伦郑双刘少武张远波刘波李达
- 关键词:点火药黑火药性能参数输出性能
- 具有洁净燃烧特征的高分子钝感枪药被引量:28
- 2003年
- 总结了具有洁净燃烧特征的高分子钝感枪药的研究情况。对钝感枪药进行了配方设计、球型药制备、钝感药制备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分子钝感枪药具有枪口烟雾小,燃烧洁净,膛压低、初速高,温度系数小,抗迁移能力强等显著优点。新型发射药主要采用了高氧含量的高分子钝感剂、新型安定剂等新材料和新工艺。
- 王琼林刘少武谭惠民郑双张远波赵颍姚月娟
- 关键词:洁净燃烧高分子弹道性能发射药
- 枪用发射药燃烧残渣的测试方法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了发射药的燃烧残渣特性及残渣对内、外弹道的影响。提出将枪药燃烧残渣分为附着性残渣、漂浮性残渣和沉降性残渣,有害燃烧残渣主要是漂浮性残渣和附着性残渣。为探索充氮氧弹法用于测试附着性燃烧残渣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8种发射药样品的烟室法、充氮氧弹法和TG残渣测试。结果表明,充氮氧弹法测试可区分不同枪用发射药燃烧附着性残渣的大小,漂浮性残渣用烟室法测定;不同发射药的残渣生成量差异很大,附着性残渣较大时,其漂浮性残渣也较大。
- 王琼林刘少武张远波郑双
- 关键词:燃烧化学发射药
- 一种低烧蚀高渐增性发射药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浸渍-钝感"工艺制得改性单基发射药。用烧蚀管试验表征了该发射药的烧蚀。采用密闭爆发器研究了该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以857-30 mm制式弹道炮研究了发射药在膛内的动态内弹道性能。结果发现,与制式单基发射药相比较,制得的改性单基发射药的烧蚀量降低了16.4%,燃烧渐增因子Pr由0.035提高到0.445,初速从856.6 m.s-1提高到941.3 m.s-1,提高了9.8%,显示该发射药具有高燃烧渐增性、低烧蚀的特点。
- 刘波王琼林刘少武郑双于慧芳魏伦张远波
- 关键词:物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