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捷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 ,从该学科的配课设计、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多样化及与现代文学的关系这四个角度入手 ,就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 郑亚捷
-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教学课程设计现代文学文学史
- 试论网络语言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 2005年
-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产生,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即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人的交流方式,这种突破汉语规范,具有反叛意味的网络语言,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传统的汉语。强大的来自于网络的意义产生源,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创造过程,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在生活中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学语言的象征联系。网络语言更倾向于用许多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即是运用特殊的词汇和符号表情达意的结果。网络语言不仅体现为一整套符号系统,还有随之被灌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网络产生了新鲜活泼的、富有表现力和时代感的文学语言,但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 郑亚捷
-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学语言信息时代语言教学时代感表现力
- 论池莉市民小说的大众文化性
- 在近十几年的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众文化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在成长,尤其是在城市中,大众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池莉作为市场化时代与大众文化崛起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持续的“池莉热”使她成...
- 郑亚捷
- 文献传递
- 多面的“革命”——《阿Q正传》中的“革命”内涵再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论文从《阿Q正传》这个经典文本本身出发,对小说中"革命"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文本中的主人公阿Q的朴素的革命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又从作者鲁迅写作小说的缘起以及时代背景的角度,结合作者本人所认为的革命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作者本人对于"革命"的基本态度是不能仅有政治革命,还必须有思想革命。最后从前辈研究者的成果中,进一步分析总结了研究者从专业阐释者的角度出发对革命问题所作的的深入理解和再认识,对文本内外多重交错的文学、革命和政治的多重角度来综合理解"革命"的内涵。
- 郑亚捷
- 关键词:《阿Q正传》政治革命
- 浅议散文的文体净化
- 2001年
- 本文主要是从散文的发展史上来看散文文体范畴的不断变化分裂和最终窄化为以抒情性散文为散文主体的过程
- 郑亚捷
- 关键词:散文文体抒情性
- 齐泽克论当前的金融危机
- 2008年
-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在英刊《伦敦书评》2008年10月9日发表文章,对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政府出台的救市计划的本质和美国左、右翼在这一计划中的立场作出了评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郑亚捷
- 关键词:麦凯恩决策论右翼国家干预阶级冲突
- 试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大众庸常价值取向被引量:9
- 2003年
- 文章立足于池莉的市民小说,对小说中作者非常认同和肯定的大众社会中市民生活及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不谈爱情”和受制时间两方面展开。池莉市民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充分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大众社会中被平庸无奈的生活消磨着,在金钱和性的双重枷锁的挤压下显得虚妄和奢侈,显示出来的价值趋向是放弃高尚的情感追求,以非常世俗化的功利化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池莉的小说中充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池莉精心刻镂的市民大众的庸常价值趋向,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和意义的倾向。
- 郑亚捷
- 关键词:市民小说爱情
- “五月风暴”的遗产被引量:2
- 2009年
- 郑亚捷
- 关键词:遗产社会主义思潮
- 试论叙事学中全知视角和“跳角”的关系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对小说叙事学中全知全能视角和“跳角”的关系,从显在“统摄者”、叙事可靠性及视角整一等角度进行了同异方面的比较。
- 郑亚捷
- 关键词:小说叙事学叙事学
- 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被引量:7
- 2008年
- 晚清以来,持续了大概50多年的国语运动中,提出了"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的口号,它的基本方向是向统一的书面语系统和统一的国语发音系统努力,制定了统一的注音符号用来克服汉语内部发音上的巨大差异。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边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边疆特殊语文"这个衍生的话题在此运动中自然而然就引发出来了。黎锦熙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在已有的注音符号的基础上,增加"方音符号",并且主张通过以注音符号为中介,编写国语边语四行体的教科书,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双语之间的沟通能力。因为这个问题在当时关系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政治认同,对于该问题再整理和认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郑亚捷
- 关键词:国语运动注音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