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永国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北辰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脑室
  • 3篇神经内镜
  • 3篇神经外科
  • 3篇疗效
  • 3篇内镜
  • 3篇出血
  • 2篇第四脑室
  • 2篇第四脑室肿瘤
  • 2篇血肿
  • 2篇诊治
  • 2篇术后
  • 2篇四脑室
  • 2篇四脑室肿瘤
  • 2篇肿瘤
  • 2篇外伤
  • 2篇显微手术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机构

  • 10篇安阳市第二人...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河南省安阳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邢永国
  • 5篇闫东明
  • 3篇张淑祥
  • 2篇门树乐
  • 2篇韩文军
  • 2篇田晓静
  • 1篇殷会咏
  • 1篇吴力新
  • 1篇朱旭强
  • 1篇贾晓红
  • 1篇常波
  • 1篇沈恒
  • 1篇关永强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性轴突损伤诊断及治疗(附39例报告)
2009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科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39例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结果:39例患者中恢复好转18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结论:弥漫性轴突损伤及早诊断,及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和特异化治疗,可以降低其致残率、植物生存发生率及死亡率。
邢永国
关键词:弥漫性轴突损伤
外伤性颅内积气59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2年
邢永国沈恒王存星
原发性脑干出血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表现、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方法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9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11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5例,生活自理4例。结论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出血量、出血部位对其预后影响显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韩文军邢永国关永强
关键词:脑干出血预后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术后半年随访,恢复良好12例,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邢永国孟伟英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颅脑损伤脑疝疗效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后无效或短期内复发机制及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三叉神经痛(TN)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而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MC)是TN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PMC仍存在无效或复发的可能,且复发后病情也更加复杂。同时影响PMC治疗后无效或复发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对于PMC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的安全性等均是制订PMC治疗无效或复发后干预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关于PMC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深入研究TN经PMC治疗后无效或复发的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田晓静邢永国张淑祥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无效复发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良好47例,重残8例,死亡6例。结论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高危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邢永国孟伟英王纯兴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
青少年颅骨骨膜下血肿机化1例被引量:2
2021年
1病例资料16岁男性,因右顶部肿胀约1.5年入院。约1.5年前,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年前曾2次在其他医院门诊“穿刺抽吸加压包扎”治疗,很快复发。入院体格检查:右顶部可触及一约6 cm×8 cm凸起,局部质软,波动感明显,皮温稍高。头颅CT检查示右颞顶颅板外等高密度混杂影,颅骨外板凸凹不平,部分内外板破坏,约1 cm×1 cm缺损(图1A~C)。
邢永国吴会博门树乐张淑祥
关键词:血肿机化颅骨骨膜青少年手术
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6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分别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和/或丘脑血肿清除加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持续外引流脑脊液治疗。结果本组46例,治愈39例,死亡7例。结论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应根据出血部位、多少、脑室内积血情况及有无脑积水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结果。
邢永国孟伟英刘铁丰
关键词: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治新进展被引量:44
2016年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最初当抗菌药用于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时,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过程,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增加,近年来其发生率又呈现上升的趋势;本综述简述了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病原菌、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并提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及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建议。
邢永国孟伟英张淑祥门树乐田晓静闫东明
关键词: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颅内感染脑脓肿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2例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内意识明显好转24例,72 h内清醒21例,于2周内清醒者34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18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微创原则,效果确切。
邢永国闫东明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镜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