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志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西方经济学”为例
- 2020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融合移动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成为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设计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好。本研究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设计优化和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边志强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 城乡二元结构下消费行为示范效应再审视——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本文在包含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2005-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示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十分明显,但文教娱乐支出示范效应最低,医疗保健支出示范效应最高,主要原因在于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对示范效应产生了"扭曲"作用。(2)农村居民在"追赶"城镇居民的过程中对其消费结构的调整方向呈不对称性。(3)城乡间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不但可以直接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可以通过削弱某些类别消费的示范效应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 王冬边志强
- 关键词:收入差距消费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消费行为理论
- 网络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1
- 2014年
- 通过考察我国省际网络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溢出效应,发现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本地通讯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而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外地通讯基础设施对本地技术效率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提醒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其他地区的政府行为,在保持最优规模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对经济政策做出一些主动调整,以保证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 边志强
- 关键词:网络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
- 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创新了吗:基于金融地理结构重塑的视角被引量:3
- 2020年
- 以高铁开通作为外生冲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和城市金融发展数据,考察金融地理结构重塑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重塑金融地理结构,提升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向外围城市溢出,缓解外围城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同时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因企业特征不同会存在差异,高铁开通能够提升金融中心对外围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小型民营企业的溢出效应,但对小型国有企业作用不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带来的金融地理结构重塑通过解决外围城市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 边志强
- 关键词:高铁开通
- 用市场换外资技术:靠优惠税率还是靠公平竞争?被引量:4
- 2018年
- 使用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是优惠税率还是公平竞争能够促进内资企业获得外资技术。研究发现:随着外资企业税率优惠逐步消失,市场竞争环境趋于公平,内资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提高,获得外资技术的关键在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是赋予外资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国有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迫使外资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增强内资企业对外资技术的模仿吸收能力,为内资企业获取外资技术创造了条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含义。
- 边志强周彬
- 关键词:优惠税率公平竞争
- 财政体制、经济环境与中国省级政府间竞争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对标尺竞争和财政竞争进行区分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级政府之间的竞争机制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之前表现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而1994年之后表现出地理相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1994年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出现"重基本建设"的扭曲,这是财政竞争的结果。
- 边志强
- 关键词:政府竞争财政体制
- 网络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研究
-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是基础设施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3.7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9.62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通车总里程为9.76万公里,时速...
- 边志强
- 关键词:网络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铁路提速门限效应
- 文献传递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否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 2025年
- 企业绿色转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并兼具高风险性和高正外部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冲突等内部阻碍,同时还面临较强的外部监督和激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问题,强化外部市场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水平提升,并负向影响企业的FC指数和经营费用率、正向影响公众的环境词条日均搜索量,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等渠道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企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企业中更显著。因此,应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规制等正式制度,充分释放社会信用的价值红利,有效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 边志强张财斌
-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代理成本环境规制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力评估及其增收效应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7
- 2020年
- 基于2007-2017年相关数据,建立包含要素禀赋特征、硬基础设施配套性、软制度环境完善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价体系,考察改革的地域差异性和短板所在,探讨实现改革的地域平衡性、短板补齐的可能性及所需的时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农民收入的效应,通过实证检验,证实改革水平高低与其增收效应呈不对称性、不同地区实现农民增收的比较优势具有差异性等特征;最后,基于上述结论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 王冬边志强
- 关键词:现代农业
- 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成为我国投资的重点。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 边志强
-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