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彦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及尿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检测与定量分析
- 2001年
- 石冰冰李汉忠路彦伟宋宗禄
- 关键词:膀胱癌血清ELISA膀胱肿瘤
-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附45例报道)
- 2013年
- 目的分析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TVT-O治疗45例SUI患者,观察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5~50mL,平均25mL。拔管后尿失禁消失40例,术后2例出现排尿困难。3例患者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无其他并发症出现。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TVT-O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手术方法。
- 赵晓峰杨树立路彦伟孙超群段戈凯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32例。结果 31例一次碎石成功,1例进镜失败改开放手术,排净结石29例,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为93.5%,结石未排净1例,术后3个月复查,不存在残留结石。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ESWL失败输尿管结石,具有结石排净率高、微创、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上可作为治疗ESWL失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手术方法。
- 赵晓峰杨树立路彦伟孙超群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8例报告
- 2002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下腔静脉后输尿管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9~43岁,平均27岁;Ⅰ型7例,Ⅱ型1例,6例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2例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并肉眼血尿,通过B超、CT、MRU、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确诊。均需手术治疗,6例松解腔静脉后段输尿管于扩张处切断,复位后行端端吻合术,2例旷置腔静脉后段输尿管,复位后行端端吻合术。5例置D-J管,3例未置D-J管。结果:8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后3~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经B超、TVU随访,8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肾盂积水均明显减轻。结论:IV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比较好的手术方式。放置D-J管能预防术后狭窄和漏尿。
- 路彦伟杨树立
- 关键词: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分析静脉发育异常
- 浅析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防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40例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影响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制订预防措施。结果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知,多数病原菌株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由院内流行病原菌株引起,其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要重视病原菌的病原学特点,并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路彦伟
-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
- 经后腹腔镜与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A组)与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B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78例A组患者和65例B组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比较两种术式术中和术后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所有143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和B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赵晓峰杨树立路彦伟孙超群段戈凯
- 关键词:肾囊肿后腹腔镜手术去顶减压术开放手术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分析——附86例报告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7例肾铸型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101例、B组86例,A组采用开放性手术取石治疗,B组采用mini-PCNL取石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术中和术后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A组结石清除率、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0%、10%;B组则分别为93%、2%、1%,两组的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相比,B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均<0.01)。结论:mini-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具有安全性好、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应作为肾铸型结石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 赵晓峰杨树立路彦伟孙超群段戈凯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铸型结石开放手术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出血的防治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围术期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对6例MPCNL术中、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术中严重出血行二次MPCNL;3例术后明显出血者予补充血容量、止血等保守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无效,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肾实质厚度大、结石体积较大、多通道取石、术中盲目探查、手术时间过长等。结论临床应根据上述原因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 刘向伟邓西元路彦伟陈桂平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栓塞
-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前列腺切除术后 33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患者分别有1 4例 (占 5 3 % )和 1 9例 (占 2 5 % )。结论 术前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术中操作不当及术后护理不当、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 ,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及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 刘向伟李建国路彦伟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尿道狭窄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2002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19~68岁,8例体查发现,2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腰部胀痛不适就诊,单侧11例,双侧1例。分别通过B超、CT及快速冰冻确诊。结果:8例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肾切除术,5例行保留肾单位术,4例观察随访。结论:定期体查可发现无症状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根据有无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及对侧肾功能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 路彦伟景彬强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