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黎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末次冰消期
  • 2篇矿物
  • 2篇共和盆地
  • 2篇冰消期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气候环境
  • 1篇气候模式
  • 1篇孢粉
  • 1篇孢粉记录
  • 1篇黏土矿物
  • 1篇相位
  • 1篇相位差
  • 1篇末次冰消期以...
  • 1篇BP以来
  • 1篇CAL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孙庆峰
  • 2篇赵黎
  • 1篇程波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共和盆地黏土矿物与孢粉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相位差被引量:5
2014年
在青藏高原北缘共和盆地达连海钻取了40.92m沉积柱,其14 C年代有10个控制点,底部年龄最大值为14.5cal ka BP,沉积柱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湖泊沉积物。在沉积柱中按20cm/70a分辨率选出200个样品进行了黏土矿物、粒度、碳酸盐、沉积速率等非生物指标与生物指标的孢粉等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达连海沉积柱中非生物指标与生物指标反映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阶段的显著性不同,反映的气候环境的变化阶段也不尽一致,出现气候环境的相位差。冰消期黏土矿物非生物指标与孢粉生物指标有约1.0~1.2ka的相位差;早、中全新世黏土矿物反映的气候变化时段较孢粉指标指示的时段滞后约1.0ka;在晚全新世黏土矿物反映的气候变化较孢粉滞后约0.1ka。造成黏土矿物和孢粉反映气候环境相位差的原因是孢粉和黏土矿物对气候响应的差异性、黏土矿物和孢粉搬运方式的不同、气候条件及其转换、地貌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孙庆峰程波赵黎
关键词:共和盆地黏土矿物孢粉
青藏高原共和盆地14.5 cal ka BP以来粘土矿物响应的气候变化模式被引量:5
2014年
对青藏高原北缘共和盆地沙珠玉河的尾闾湖达连海钻孔沉积柱(40.92 m)进行了^(14)C年代测定(10个控制点)和粘土矿物分析(按20cm/70 a间隔的分辨率)。沉积柱底部年龄为14.5 cal ka BP。根据沉积柱粘土矿物的类型、组合、比率指标综合分析,重建了共和盆地14.5 cal ka BP以来气候环境的演化历史。冰消期(14.5~10.0 cal ka BP)盆地气候总体特征表现为干冷,盆地物理风化强:早中全新世(10.0~5.0 cal ka BP)气候表现为温湿,盆地化学风化为主,气候最宜期发生在中全新世的6.0 cal ka BP前后;晚全新世(5.0~0.0 cal ka BP)气候表现为干冷,盆地物理风化盛行。末次冰消期以来,共和盆地粘土矿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阶段与高原其它湖泊指标记录的阶段基本一致。共和盆地粘土矿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兼有西风、季风模式的特征。
赵黎孙庆峰
关键词:共和盆地粘土矿物末次冰消期气候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