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2篇药学
  • 2篇社区卫生
  • 2篇社区卫生服务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卫生服务
  • 2篇老年
  • 2篇病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皮试
  • 1篇药学服务
  • 1篇药学干预
  • 1篇依从

机构

  • 9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9篇赵锦
  • 3篇沈柳艳
  • 3篇陈勇彬
  • 3篇吴伟琼
  • 3篇梁成竹
  • 2篇谢昌辉
  • 1篇易田
  • 1篇姚国仙
  • 1篇张寿斌
  • 1篇杨晚辉
  • 1篇梁少琼
  • 1篇吴华
  • 1篇陈秋霞
  • 1篇张燕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心脏与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社区医疗机构干预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所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宣传、提供咨询等干预手段,使此类人群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危害、治疗手段等方面,以分析通过面向社区采取有效的干预是否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下属的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等综合疗法,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及自我认知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认知率和自我管理水平。
赵锦梁成竹谢昌辉沈柳艳吴伟琼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老年综合疗法
盆腔脓肿通过腹腔镜诊治的临床处理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盆腔脓肿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在腹腔镜下对40例盆腔脓肿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积脓引流或切除,病灶清除、盆腔冲洗等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40例盆腔脓肿术后症状、体征迅速消失,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目前已有7例受孕,3例足月分娩。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使用抗生素是目前治疗盆腔脓肿的高效、安全、治愈较彻底的方法,有利于保护患者生育功能,对于未婚患者尤为适用。
梁成竹赵锦杨晚辉陈秋霞
关键词:盆腔脓肿腹腔镜
4731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近5年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入院的相关因素,分析影响住院的因素,探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措施。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检索、统计、汇总。结果①住院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住院的高峰组为60~69岁,其次是70—79岁,第三是50~59岁,提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住院的高发人群。②心脑肾血管并发症是历年来糖尿病入院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酮症、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③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控制目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很低。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加,要加强预防保健,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有关危险因素,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及延长寿命。
赵锦罗静云易田梁少琼沈柳艳吴伟琼
关键词:糖尿病住院并发症知晓率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mg/d)63例、B组(阿托伐他汀20mg/d)54例及C组(阿托伐他汀40mg/d)55例,疗程为12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三组治疗前血脂、hs.CRP、颈动脉硬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6、12个月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2个月TC、TG及hs.CRP明显低于A组和B组[(3.52±0.55)mmol/L比(4.45±0.71)、(4.31±0.75)mmol/L,(1.20±0.12)mmol/L比(1.64±0.18)、(1.51±0.17)mmol/L,(4.22±0.28)mg/L比(5.34±0.48)、(5.02±0.4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2个月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0.84±0.07)mm比(1.07±0.10)mm、(4.03±1.14)分比(4.34±1.18)分、41.8%(23/55)比78.2%(4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2个月内皮素及血栓素B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68.48±9.35)-s/L比(90.07±10.19)ng/L,(80.08±14.27)nsm比(104.77±12.36).g/L],一氧化氮及6.酮.前列腺素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72.28±9.40)斗mol/LtL(61.88±10.01)¨mol/L,(72.39±8.67)ndL比(54.92±10.78)ng门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2个月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B、C组治疗12个月硝酸甘油介导的非
赵锦
关键词:颈动脉内皮功能阿托伐他汀
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率及对社区医疗需求调查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及对社区医疗的需求。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37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知识水平、治疗达标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度,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分别为HbA1c 7.7%、空腹血糖为28.4%、餐后2 h血糖24.4%、收缩压为61.0%、舒张压为59.3%、总胆固醇60.6%、三酰甘油58.0%。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对糖尿病常见症状知晓率为86%、对糖尿病影响因素知晓率68%、对疾病知识为26%。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率为98%。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不乐观、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度高。
赵锦张寿斌谢昌辉梁成竹吴华吴伟琼沈柳艳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社区卫生服务
药学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治疗的成本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社区糖尿病在药学干预下的成本效果比。方法选取1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药学干预,分析干预前与干预后第12个月糖尿病患者的总效果、降糖效果、降压效果、降脂效果的成本效果比。结果干预后第12个月总效果、降糖效果、降压效果、降脂效果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5.4、157.0、240.9、184.5,比干预前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药学干预能够提高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陈勇彬赵锦
关键词:药学干预糖尿病
药学服务在社区糖尿病康复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药学服务在社区糖尿病康复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居家治疗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6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发药窗口进行药学干预;家庭访视组51例,采取上门服务或电话随访方式;群体教育组54例,采取集中教育和互动的方式。后二组均定期进行用药教育,并设立咨询服务台提供用药知识咨询服务。结果:对照组、家庭访视组和群体教育组的规律服药率分别为43.1%、78.4%和64.8%,用药依从性分别为51.7%、82.4%和70.4%,血糖达标率分别为29.3%、54.9%和48.1%,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13.7%、31.4%和31.5%,ADR发生率分别为43.1%、19.6%、24.1%。以上指标家庭访视组和群体教育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的药学服务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管理质量。
陈勇彬赵锦
关键词:糖尿病药学服务依从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意义。方法统计该科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结果,搜索文献,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及其相关因素,并收集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科2006~2011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阳性率为2.59%,假阴性率为0.24%。在相关文献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2.34%、1.65%、0.54%。结论首次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前有必要行皮肤过敏试验,采用原药作皮试液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陈勇彬赵锦姚国仙张燕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
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8例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已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5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基础上加服氢氯噻嗪片12.5 mg,1次/d。两组患者均为晨起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6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酸及血钾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氢氯噻嗪和二者联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联合用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显著,且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赵锦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