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心脏
  • 6篇外科
  • 5篇心脏外科
  • 4篇直视
  • 4篇直视手术
  • 4篇外科手术
  • 3篇心脏外科手
  • 3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动脉
  • 2篇心内直视
  • 2篇心内直视手术
  • 2篇心脏复苏
  • 2篇心脏外科学
  • 2篇心脏直视
  • 2篇心脏直视手术
  • 2篇外科学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机构

  • 15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赵金平
  • 7篇葛酉新
  • 7篇张本固
  • 6篇严华
  • 5篇陈夏丰
  • 4篇潘铁成
  • 3篇潘友民
  • 3篇廖永德
  • 3篇张良华
  • 3篇汤应雄
  • 3篇陈启福
  • 2篇刘建武
  • 1篇张希彤
  • 1篇廖永德
  • 1篇夏曙
  • 1篇鲁昌珍

传媒

  • 8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武汉市职工医...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4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1997年
1992年1月~1996年6月,治疗了18例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患者,其中1994年1月以前,采用清创、封闭灌洗法治疗11例,治愈9例,以后采用纵隔引流法治疗7例,全部治愈。通过对二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纵隔引流法简便、有效,对治疗早期纵隔感染有较好疗效,并就临床诊断进行了讨论。
严华葛酉新赵金平潘铁成
关键词:心脏外科学并发症
不输库血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0例报道被引量:4
2000年
报道 4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输库血的临床经验。认为术前血红蛋白≥115 g/L、红细胞压积比≥0. 34的心脏病患者,通过严格的血液保护措施可以在其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做到不输库血。成功的血液保护措施有;严格控制输血指征;体外循环采用血液中度稀释;血液自体回输;术中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及术中严密止血等。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安全、可行、有效,既节省了费用又避免了输库血而可能感染的传染性疾病。
潘友民赵金平周蔓苓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液保护心内直视手术
食管机械吻合116例的临床观察及随访
1999年
目的:总结使用美国强生公司圆型胃肠吻合器的经验,并对该吻合器进行评价。方法:对食管—胃(肠)端侧机械吻合的116例病人术后并发症、吻合口大小、进食及返流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术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绝大部分病人术后顺利进普食,无吻合瘘发生,4例吻合口狭窄与术中操作不当有关,少数病人有返流症状。103例使用25号吻合器病人随访各期吻合口平均直径>1.18cm。结论:机械吻合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掌握器械的熟练程度有关。
廖永德陈启福张良华汤应雄潘铁成赵金平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吻合器并发症随访
人原位心脏移植(附1例报告)
1994年
1992年8月25日我院进行了1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男性,25岁,患充血性心肌病,手术经过顺利,在术后第3天死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心衰。本文详细报告了原位心脏移植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张本固张良华葛酉新陈启福汤应雄赵金平刘建武陈夏丰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疗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时机的初步探讨
1994年
本文报道了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结果。左心IE9例,其中3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右心IE6例,均合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活动性IE13例,静止期IE2例。右心IE的手术方法是修补VSD,剥除三尖瓣上的赘生物并涂以0.5%活力碘,环缩三尖瓣环。左心IE的处理方法为瓣膜置换。手术死亡2例。本文着重对手术时机进行了讨论。
赵金平葛酉新严华张本固
关键词:心内膜炎细菌性心脏外科学
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脏复苏(附124例报告)
1995年
本文总结了124例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的经验。实践表明,双手挤压法和中等剂量心脏兴奋剂更利于心脏手术中的心脏复苏;心肌出现粗颤即应尽早除颤,不宜片面追求较高的心脏自动复跳率。对复苏困难病例,依其不同情况,在常规复苏方法的基础上,可采用一些特殊复苏措施。应指出,有多种因素影响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脏复苏,也应采用相应的综合性措施进行复苏。
廖永德张本固葛酉新赵金平严华陈夏丰
关键词:心脏复苏肾上腺素心脏外科手术
非贯通性创伤性室间隔缺损
1993年
非贯通性胸外伤可引起心包、心脏或大血管损伤。Parm1ey等总结的546例非贯通性心脏损伤尸检病例中,合并创伤性室间隔缺损30例,而单纯创伤性室缺仅5例,实属少见。笔者报告2例均经手术治愈,对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张本固赵金平刘建武陈夏丰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创伤性
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处理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为提高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率。方法:总结20例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处理经验。结果:胸内心脏挤压和中等剂量心脏兴奋剂有利于心脏手术中的心脏复苏;心肌出现粗颤即应尽早除颤,不宜片面追求较高的心脏自动复跳率。对复苏困难病例,依其不同情况,在常规复苏方法的基础上,可采用一些特殊复苏措施,包括消除导致复苏困难的原因、长时间心脏挤压和长时间体外循环辅助、采用外科手段等。结论:有多种因素影响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脏复苏,正确分析判断复苏困难的特殊原因,恰当地采用综合性措施(包括外科手段)进行复苏可收到良好效果。
廖永德张本固葛酉新赵金平严华陈夏丰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心脏复苏
左房粘液瘤患者的血浆抗凝血酶的变化被引量:6
2000年
报道了 7例左房粘液瘤 (L AM组 )患者血浆抗凝血酶 (AT )的变化 ,并与 8例瓣膜置换术患者 (瓣膜置换术组 )及 8例健康献血员 (正常对照组 )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L AM组患者的 AT 含量明显低于瓣膜置换术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5 )。 L AM组中有 4例出现肝素相对耐药现象 ,而瓣膜置换术组无 1例发生 ,差异亦有显著性 (P<0 .0 1)。因此 ,认为对左房粘液瘤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应密切观察及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
潘友民潘铁成赵金平严华周蔓苓
关键词:左房粘液瘤血浆心内直视手术
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的外科治疗
1993年
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我们收治了14例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6~47岁,平均19岁。心悸、气促11例,轻度发绀1例,有心衰史者2例。全部病例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都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及分裂。
张本固葛酉新汤应雄赵金平
关键词:部分性房室管畸形心脏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