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头孢
  • 1篇毒性
  • 1篇选择性
  • 1篇衍生物
  • 1篇糖苷类
  • 1篇头孢呋辛
  • 1篇内酯
  • 1篇偶合物
  • 1篇苷类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罗氟司特
  • 1篇纳米羟基磷灰...
  • 1篇精氨酸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毒性
  • 1篇合成工艺
  • 1篇合成工艺优化
  • 1篇氨基糖
  • 1篇氨基糖苷
  • 1篇氨基糖苷类

机构

  • 3篇成都大学
  • 2篇中国医药集团...
  • 1篇成都学院(成...

作者

  • 6篇赵经伟
  • 3篇贾爱琼
  • 3篇汪令
  • 1篇刘家健
  • 1篇李波
  • 1篇张晓
  • 1篇杨明波
  • 1篇陈林
  • 1篇任凤英
  • 1篇游莉
  • 1篇张波
  • 1篇余能
  • 1篇王亚男
  • 1篇何东贤

传媒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四川化工
  • 1篇国外医药(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头孢匹林钠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7-ACA为原料,三步反应合成头孢匹林钠,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收率高,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NMR和MS得到了确证。
黄金龙赵经伟丰理象任凤英游莉
关键词:7-ACA
头孢呋辛内酯的合成及急性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合成头孢呋辛内酯的新方法,总收率85.7%,本合成方法路线短、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结构经IR和NMR验证。本文还对头孢呋辛内酯进行了急性毒性的研究。
赵经伟黄金龙金学才洪俊王亚男张波余能
关键词:急性毒性
3,5-二氯-4-吡啶酮乙酸合成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优化3,5-二氯-4-吡啶酮乙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4-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反应、水解、氯代、溴乙酸取代得3,5-二氯-4-吡啶酮乙酸。结果总收率为47.6%,含量为98.71%,产品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结论本文设计的合成路线,起始原料便宜且操作简单,为工业放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杨明波汪令贾爱琼李波赵经伟
关键词:4-氨基吡啶
罗氟司特的合成被引量:2
2016年
以3-羟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得到罗氟司特,总收率76.8%,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NMR和MS得到了确证。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汪令赵经伟贾爱琼夏颖频王冰冰
关键词:罗氟司特
载体催化法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母核7-ANCA
2015年
解决以青霉素钾盐为原料合成7-氨基-3-无-3-头孢环-4-羧酸(7-ANCA)的过程中,氧化反应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将三价钌负载于纳米材料上,制得钌-纳米羟基磷灰石(Ru-HAP)载体催化剂,用此试剂代替常规的氧化剂臭氧或者三氯化钌催化碳碳双键氧化断裂成醛的反应。结果: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污染小;产品质量好,收率高;催化剂回收容易。结论:选择新型载体催化剂——钌纳米羟基磷灰石(Ru-HAP)催化烯烃的氧化断裂,反应稳定性好,贵金属容易回收,反应绿色环保,工业三废少,最终产品生产成本低。
贾爱琼赵经伟汪令张晓
氨基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动向——含胍基的氨基糖苷类衍生物被引量:3
2006年
氨基糖苷类化合物的抗菌机制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能识别一类特殊的RNA分子结构,这类特殊的RNA分子结构在多种细胞和病毒中普遍存在。目前,以这类特殊RNA结构为目标靶位的氨基糖苷类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为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H IV-1内TAR和RRE调节位点为目标靶位的含胍基氨基糖苷类新衍生物的研究,该类新化合物的体外活性实验已取得良好结果。其中,精氨酸糖苷偶合物不但可以通过识别、结合TAR位点而抑制H IV-1相关结构蛋白的合成,同时也可以阻碍H IV-1进入CD4 T型淋巴宿主细胞,从而抑制H IV-1生长繁殖。精氨酸糖苷偶合物是一类新的具备巨大开发潜力的双功能活性物质。
何东贤陈林赵经伟刘家健
关键词:氨基糖苷HIV-1精氨酸偶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