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炜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宁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的临床应用探讨(附22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观察DHS(DynamicHipScrew)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 0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 2 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2 2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年 3个月 ,均骨性愈合 ,无钉板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出现髋内翻 ,下肢短缩 3cm畸形生长 1例 ;术后起床不负重活动时间 1~ 4周 ,患髋关节优良率 95 45 %。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 ,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 郑茂斌丘元陈源任旗蒋艺生匡柳群邓毓昊赵炜黄桂平黎向锋
- 关键词:DHS
- 胫骨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被引量:5
- 2005年
- 陈源蒋艺生丘元黄桂平雷智坚赵炜
- 关键词:螺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钢板固定胫骨内侧交锁髓内钉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其中延迟愈合2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按Johner-Wruh标准评定疗效:优48例,良4例。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内固定坚强可靠,损伤小,便于早期负重及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
- 陈源郑茂斌蒋艺生雷智坚赵炜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 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足够的手术暴露。达到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最长150min,最短90min,平均110min。整个手术出血平均450ml。本组58髋住院时间13—15天。无人工关节脱位及神经血管损伤,步态正常。结论:本切口设计合理。较传统的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手术暴露足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较好手术入路,可推广应用。
- 郑茂斌陈源蒋艺生雷智坚赵炜黎习之伍骥
- 关键词:小切口人工髋关节手术入路
- 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后路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经伤椎椎弓根六钉固定法(六钉组,65例)和跨伤椎短节段四钉固定法(四钉组,31例)进行复位固定,测量并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矢状面Cobb角、冠状面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六钉组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四钉组(P<0.05),两组冠状面Cobb角均为0°。四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6%,而六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四钉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六钉固定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四钉固定法,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佟世民谭智怀曾令辉赵炜雷智坚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
- 后路小切口有限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09年
- 陈源郑茂斌蒋艺生丘元雷智坚赵炜高志敏何焕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