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渭绒

作品数:33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文学
  • 9篇比较文学
  • 5篇文论
  • 5篇互文
  • 5篇互文性
  • 5篇国文
  • 4篇世界文学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论
  • 3篇中国文论
  • 3篇人文
  • 3篇跨界
  • 3篇变异学
  • 2篇学科
  • 2篇学科理论
  • 2篇学术
  • 2篇中国当代文论
  • 2篇人文背景
  • 2篇社会
  • 2篇诗学

机构

  • 28篇四川大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3篇赵渭绒
  • 3篇梁昭
  • 2篇戴珂
  • 2篇曹顺庆
  • 1篇李嘉璐
  • 1篇李静

传媒

  • 5篇中外文化与文...
  • 3篇社会科学家
  • 2篇当代文坛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唐都学刊
  • 1篇东方丛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外华人获得语创作新探被引量:4
2008年
海外华人文学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作为海外华人文学重要支脉并具有特殊意义且日呈繁荣之势的海外华人获得语创作,却没有得到研究者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对海外华人获得语创作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创作特征及其特殊的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描述、分析和概括,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和展望。
李静赵渭绒
关键词:海外华人文学双重性
毛姆的中国书写: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人形象被引量:3
2014年
毛姆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广涉异域题材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他曾到中国游历数月,创作了很多涉及中国题材的小说作品,长篇小说《面纱》便是其中之一。《面纱》中对中国的沉默贫民、没落贵族以及被中国化的英国人这三类形象的塑造颇能反映毛姆对中国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态度。虽然其中也有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但在毛姆的作品中由西方中心主义而产生的优越感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
赵渭绒戴珂
关键词:毛姆面纱
从变异学的角度看寒山诗在中美的接受差异被引量:1
2011年
国内学者晚近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将以往比较文学的着眼点由"求同"转向"求异"。变异学启示我们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文学文本在接受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既突出了输出国文化特质,又凸显了输入国文化特质。寒山诗在中国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接受命运就是这方面显著的例子,通过对两种文化体系的全方位考察,可以有效实现跨文明对话。
赵渭绒
关键词:变异学寒山诗
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从三方面阐释比较文学变异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首先从人类文学发展史、差异可比性以及当下学科失范的角度提出变异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它的学科价值。其次,概述变异学提出后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步骤,阐释曹顺庆所归纳的变异学的各个层次。最后,针对一些文学作品、文化现象举例说明变异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变异学由理论走向实践,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赵渭绒李嘉璐
关键词:比较文学变异学跨文明
取熔中外,自铸伟辞:当代语境下的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会议综述
2015年
当代语境下的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研究是当下的学术热点,是外国文论和比较诗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不论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上都值得深入挖掘。2014年4月19-20日,"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20余名学者在会议主题"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的统领下,就当代语境下的外国文论、比较诗学、理论的旅行、符号学和叙事学等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对话。
赵渭绒戴珂
关键词:当代语境外国文论比较诗学符号学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新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当前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行新的思考。首先,指出学科发展第一、二阶段存在的理论缺陷及不足,指出影响研究既有实证性特点又有非实证性特点;平行研究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不具备可比性,使其本身不具备"世界性胸怀"。其次,将差异性作为可比性提出来,学界不宜仅仅"求同"更应关注差异,笔者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将进一步地完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最后,指出比较文学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是进入世界文学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学者将担任重要使命。
赵渭绒曹顺庆
关键词:世界文学
天使与恶魔——世界神话中的女性解读被引量:3
2006年
女性是神话中独具魅力的形象。将神话女性形象加以归纳,可分为恶魔型和天使型两大类。但无论是哪种类型,从文化根源来看,都是男权文化根据自己需要以想象的手段创造出来的虚伪形象,是对女性形象的歪曲。
赵渭绒
关键词:神话天使恶魔女性男权
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被引量:5
2022年
自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起,其研究边界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合力形成的“数字人文”研究更是进一步冲击了比较文学旧有的研究领域,更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本文拟从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边界问题出发,首先从学科史内部探讨比较文学研究边界的拓展,进而探讨其在数字人文研究大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反思旧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比较文学学科的跨界与融通。
赵渭绒
关键词:比较文学
翰林之奇葩 文笔之鸣凤——读《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2008年
赵渭绒
关键词: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翰林鸣凤文笔
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2年
数字人文主要是指将计算或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人类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或是以数字人文作为研究对象,思考和批判当下数字科技与社会文化发展、知识结构与知识生产,甚至与人之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数字人文打破了人文与科技之间森严的学科壁垒,走向学科的交叉与融通,属于人文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的跨界融合研究。面对数字人文势不可当的冲击和潜移默化的洗礼,文学学科无法回避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未来学术走向与前景。
赵渭绒
关键词:人文背景计算机科学社会文化发展人文研究跨界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