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淳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技师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电火花
  • 3篇电火花加工
  • 3篇气动
  • 3篇气动系统
  • 3篇自动分度
  • 3篇小孔
  • 3篇工学
  • 3篇PLC
  • 2篇电极
  • 2篇对接
  • 2篇系统设计
  • 2篇小孔加工
  • 2篇孔加工
  • 2篇工位
  • 2篇工学结合
  • 1篇一体化课程
  • 1篇双工位
  • 1篇胎坯
  • 1篇推力杆
  • 1篇切换装置

机构

  • 11篇苏州技师学院
  • 1篇江苏省常州技...
  • 1篇苏州中谷实业...

作者

  • 11篇赵淳

传媒

  • 2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火花高速小孔机床的自动换电极系统设计
针对机械加工难加工的特殊材料需要进行电火花高速群孔加工,人工装夹电极丝费时、费力、装夹不便等特性,设计自动换电极的机械结构,利用气动原理,基于三菱FX1N系列PLC,设计开发了电火花高速小孔机床气动自动换电极控制系统,解...
赵淳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气动系统PLC
文献传递
内六角螺栓自动上下料定位分度工装及工位切换装置
本方案提供一种内六角螺栓自动上下料定位分度工装及工位切换装置,包括储料组件、导料组件、装夹组件、分度组件以及下料组件,通过各个组件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在内六角螺栓进行电火花加工小孔时自动上料、自动定位夹紧、自动分度以及加工过...
赵淳乔远鹏
“工学六对接”探索与实践——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本文根据模具产业的技术工人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培养社会认可、企业需求、家长满意的高素质人才,模具制造专业通过以"双核相融"为核心,以"工学六对接"为抓手,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赵淳顾颂虞余新利
关键词:工学结合对接
一种螺钉穿孔用工件自动上下料夹持分度装置
一种螺钉穿孔用工件自动上下料夹持分度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工件送料机构、工件夹紧分度机构以及工件卸料机构;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螺钉穿孔用工件自动上下料夹持分度装置,针对高温合金内六角螺钉加...
王丽华赵淳乔远鹏
文献传递
航空航天内六角螺钉保险丝孔专用加工设备的改进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航空紧固件内六角螺钉保险丝孔(多为镍钴钛材料)加工易磨损、易断、加工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特点,选用高速电火花数控小孔机床进行改进。基于三菱FX3U系列PLC,设计开发了航空紧固件内六角螺钉保险丝孔自动送卸料夹持分度装置,具有内六角螺钉保险丝孔加工中自动送卸料、自动夹持以及按要求分度功能,解决六角螺钉保险孔难以加工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王丽华赵淳乔远鹏
关键词:气动系统PLC
电火花高速小孔机床的自动换电极系统设计
针对机械加工难加工的特殊材料需要进行电火花高速群孔加工,人工装夹电极丝费时、费力、装夹不便等特性,设计自动换电极的机械结构,利用气动原理,基于三菱FX1N系列PLC,设计开发了电火花高速小孔机床气动自动换电极控制系统,解...
赵淳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气动系统PLC
“产学研”精密测量中心建设探索
2017年
根据通过国际和国内产学研合作发展背景,联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学院实际情况,对一个能进行科学研究,即项目研究、产品质量分析、逆向设计,又给为企业和学校竞赛进行精密测量,学生还能进行上课学习的精密测量中心建设初步研究探索。谨供大家参考。
赵淳
关键词:产学研
P-C/R二次法轮胎成型机自动卸胎机构的开发与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二次法轮胎成型的作业过程分析,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方向,结合目前的生产状况,对二次法轮胎成型给出了具体、详细的改进方案。通过对二次胎坯自动夹取/卸胎机构的开发设计,减轻了轮胎生产一线作业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轮胎成型机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使传统的设备向实现工业4.0智能化生产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即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宋军民赵淳
基于本地特色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
2012年
通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模具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从而开展对模具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并提供了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流程和方法,以及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条件和师资的要求。
赵淳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工学六对接”探索与实践——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本文根据模具产业的技术工人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培养社会认可、企业需求、家长满意的高素质人才,模具制造专业通过以"双核相融"为核心,以"工学六对接"为抓手,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赵淳顾颂虞余新利
关键词:工学结合对接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