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德海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缺血预处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清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再灌注
  • 2篇生理学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教育
  • 2篇后血清
  • 2篇教学
  • 2篇灌注
  • 2篇肺癌
  • 2篇爱泼斯坦-巴...
  • 2篇EBV感染
  • 2篇病理生理
  • 2篇病理生理学

机构

  • 9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9篇赵德海
  • 5篇黄永秩
  • 4篇蒙山
  • 4篇卢运龙
  • 3篇梁秋娟
  • 2篇韦启后
  • 1篇黄炳臣
  • 1篇覃淑云
  • 1篇黄衍强
  • 1篇陈山荣

传媒

  • 8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临床医学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赵德海
关键词:医学教育病理生理学本科教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微血管计数 (MVD )。结果 VEGF表达阳性率为6 1.2 % ,VEGF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其MVD明显高于阴性者 (P <0 .0 5 )。VEGF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此外 ,VEGF表达阳性者的预后较阴性者差。多因素分析表明 ,VEGF是大肠癌的 1个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VEGF是由肿瘤细胞所分泌的 ,它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恶性进程和不良预后有关。
卢运龙陈山荣赵德海黄永秩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后
家兔骨骼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缺血预处理 (IPC)之间的关系 ,为IPC的内源性保护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健康兔 2 4只 ,随即分成三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IPC组和对照组 ,每组 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骨骼肌细胞VEGF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兔骨骼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I/R组为 5 8.75 % ,IPC组为49.2 5 % ,对照组为 2 9.75 %。I/R组和IPC组VEGF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 ( χ2 分别为 6 8.18,31.82 ,P均 <0 .0 0 1) ,IPC组VEGF表达弱于I/R组 ,χ2 =7.2 7,P <0 .0 1。结论 VEGF参与IPC的延迟保护作用。
赵德海卢运龙黄永秩蒙山梁秋娟
关键词:家兔骨骼肌缺血预处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2001年
赵德海蒙山梁秋娟黄永秩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医学教育
肺癌组织中EBV感染与P53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EBV感染与P5 3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3例肺癌组织 ,其中鳞癌3 9例 ,腺癌 18例 ,大细胞癌 9例 ,小细胞癌 5例、腺鳞癌 2例 ,另选 10例尸检肺组织作对照。结果 EBV免疫组化结果 :总阳性率为 5 6.1% (4 1/ 73 )。其中鳞癌 3 8.40 % (2 8/ 73 ) ,腺癌 8.2 % (6/ 73 ) ,大细胞癌 5 .5 % (4 / 73 ) ,小细胞癌 1.4% (1/73 ) ,腺鳞癌 2 .7% (2 / 73 )。 10例尸检肺组织中 1例EBV阳性 ,与肺癌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5 3免疫组化结果 :总阳性率 67.1% (4 9/ 73 ) ,其中鳞癌 3 9.7% (2 9/ 73 ) ,腺癌 15 .1% (11/ 73 ) ,大细胞癌 6.8% (5 / 73 ) ,小细胞癌 4.1% (3 / 73 ) ,腺鳞癌 1.4% (1/ 73 )。 10例尸检肺组织P5 3蛋白均阴性。在 41例EBV阳性表达的肺癌中有 3 6例P5 3阳性(87.8% ) ,两者间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EB病毒与肺癌关系密切 ,可能是肺癌的潜在病因之一。
黄炳臣卢运龙黄永秩赵德海蒙山
关键词:EBV感染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蛋白质P53病因学
EBV感染与肺癌的关系
2000年
卢运龙赵德海
关键词:肺肿瘤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病理
缺血预处理的研究近况
1998年
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是近10余年才出现的一个医学新概念,它是Marry等[1]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的。此后,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发现不同种属的正常动物组织器官中都普遍存在缺血预处理现...
赵德海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
家兔肢体缺血预处理后血清中IL-2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兔右后肢缺血预处理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含量的变化 ,探讨IL - 2与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机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健康白兔 2 4只 ,分为缺血 /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 ,每组 8只 ,分别测定各组兔血清中IL - 2的含量。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IL - 2含量高于缺血 /再灌注组 (P <0 .0 1 ) ,缺血 /再灌注组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缺血预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L -
赵德海韦启后蒙山梁秋娟黄永秩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2
TNF在家兔肢体急性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后血清中的表达和作用
2003年
目的 研究TNF -α在家兔肢体急性缺血及缺血预处理后血清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急性缺血及缺血预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白兔 2 4只 ,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 ,每组 8只 ,分别测定血清中TNF -α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TNF -α的含量明显高于缺血预处理组和正常对照 (P均 <0 .0 1) ,缺血预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TNF -α的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缺血再灌注后血清TNF -α的含量明显升高 ,缺血预处理后TNF -α的含量趋于正常 ,提示TNF -α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和 (或 )修复过程 ;
韦启后赵德海覃淑云黄衍强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疾病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