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刚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罚金刑量刑基准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司法实践中,我国罚金刑的适用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罚金刑量刑基准的确定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我国刑法对罚金刑裁量的数额基准并无明文规定。罚金刑量刑基准模糊不清,容易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同罪异罚、量刑失衡。罚金刑量刑基准的确定是合理适用罚金刑的基础及前提条件。因此,从刑罚体系甚至刑法整体科学化完善来看,对罚金数额基准予以明确研究不容回避。
- 柳洁赵德刚
- 关键词:刑法罚金刑量刑基准
- 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人权保障问题被引量:4
- 2008年
- 关于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学界近年来有较多的讨论。公安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关系是微妙的,也是十分密切的。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技术上的缺憾,二是公安实践中的不足。完善公安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中的人权保障制度,必须在刑事诉讼中完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并且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 赵德刚张娇
- 关键词:刑事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 票据诈骗罪界限论要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票据诈骗罪,首先应明确票据诈骗罪的定义,其次应分清票据诈骗罪的有关界限。重点分析了票据诈骗罪与其他相关犯罪之界限、票据诈骗罪犯罪形态之界限。
- 赵德刚
- 关键词:票据诈骗罪犯罪形态
- 人质劫持案件谈判策略之心理博弈——警察、劫持分子及人质心理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质劫持案件也逐年增多。过去这类案件多以武力强攻作为首选处置方式,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以语言和心理博弈为内容的谈判处置形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和分析人质劫持案件中警方、劫持分子和人质三方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主体提出较之武力进攻更科学、合理和有效性的心理应对策略,对我国建设完备谈判体系,建立规范谈判队伍,创造高效谈判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 郑思坤赵德刚
- 关键词:犯罪心理实现双赢
- 对执法为民几个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公安机关和公安执法工作要真正做到执法为民,首要的是澄清认识问题。一是如何定位公安机关的角色?二是如何界定警察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如何行使警察权力?四是如何看待警务保障?只有澄清这些认识问题,才能使公安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 赵德刚
- 关键词:执法为民公安执法警察权力警务保障
- 我国金融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近期源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使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金融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做出适当评价,以期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尽管我国金融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日趋完善,独具特色,并且与我国金融体制深刻变革的需要和立法现状相适应,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不断加以完善。
- 赵德刚
-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犯罪刑法保护
- 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推进我国刑事司法改革被引量:1
- 2005年
-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四)》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人权入宪,必将进一步促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任务的顺利完成。刑事司法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从加强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重塑刑事司法理念、改革劳动教养制度等方面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
- 赵德刚
- 关键词:刑事司法司法准则司法改革
-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但与其为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相比,农民工又是合法权益容易受损害的困难群体。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从法律的角度对农民工应当享有的权利、其维权...
- 赵德刚
- 关键词:农民工维权权益保障城市发展
- 文献传递
- 试析黑客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 2016年
- 随着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深入发展,黑客犯罪日益严峻,犯罪危害也渐渐严重。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刑法对于黑客犯罪的规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体系渐渐完善。然而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对于黑客犯罪的规制较晚,重视程度依旧不够,法律的制定又有其滞后性,立法者应当转变立法思路,加强对黑客犯罪的重视,完善现有的黑客犯罪的规定。
- 赵德刚芦宇婕
- 关键词:黑客黑客犯罪刑事立法
- 从“二次性违法”角度看我国应否设立“见危不救罪”被引量:2
- 2014年
- 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道德责任应否纳入法律调整的争论,究竟孰是孰非,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刑法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法,是所有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二次性和谦抑性,其适用会对行为人的人身等方面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刑法的适用必须慎之又慎。对于社会上"见危不救"的现象我们又不可放任不管,否则会愈演愈烈。因此,从"二次性违法"理论的基本内涵着手,对"见危不救"的基本内容及应否入刑的争议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得出在我国不宜设立"见危不救罪"的结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赵德刚曾松林
- 关键词:见危不救刑法谦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