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拙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丹阳市第六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
- 2007年
- “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语出惊人: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的结果。这一言论,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既定事实”的热烈讨论。其实,关于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还包括“变暖自然原因说”和“变暖利大说”等。那么,这些观点是否有道理呢?
- 赵守拙
- 关键词:全球变暖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原因炒作恐慌
- 走向世界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2011年
- “城市群”理论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61年提出。城市群通常处在城市带的核心区域,是以一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加上围绕其附近的中小城镇,共同组成的一个城市体系。城市群中周围城镇与中心城市保持着高度的社会、经济和生活联系。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毗邻,规模不等,职能不同,但联系密切,符合中心地和城市体系理论,它对所处的城市带、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
- 赵守拙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理学家城市体系
- 关于高中学分制的几点冷思考——来自实验区的学分制反思被引量:1
- 2006年
- 赵守拙
- 关键词:学分制实验区冷思考课程管理选修课程
- 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
- 2007年
- 全球变暖,人人皆知。然而2007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却语出惊人:“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的结果。”此言论一经抛出,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既定事实”的热烈讨论。其实,关于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还包括“变暖自然原因说”和“变暖利大说”等。那么,这些观点是否有道理呢?
- 赵守拙
- 关键词:全球变暖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原因
- “气候”专题复习
- 2010年
- 一、考纲解读与考点分析
1.考纲解读
本部分内容在全国卷和新课程卷中的要求差别较大。全国考试大纲中包括: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
- 赵守拙
- 关键词:气候类型专题复习考点分析新课程卷气候资源温室效应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 2006年
- 赵守拙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教学设计
- “小鬼当家” 提效减负——江苏省丹阳六中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被引量:2
- 2008年
- 教师不辞辛劳地抢占时间上课、学生争分夺秒地题海战术训练,多年来一直是高中教学一成不变的真实写照,尤其是临考的高三师生,再苦再累似乎都理所当然。长时间、高强度的教学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既能“提效”又能“减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高中教研苦苦追寻而又难得其解的一个课题。江苏省丹阳六中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经过三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荆志强为代表的很多教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该校在构建轻松、高效的自主学习课堂上,获得了较大突破,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效减负的目的。
- 赵守拙
-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高中教学战术训练
- 异样的学术声音 特殊的教学应对——温室效应是否存在的综述与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CO2导致了全球变暖"这本来是世人皆知的结论,而笔者经历的一件事,让我更多地关注了它的反面研究,也让我在地理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思考。2000年,为了开设"大气环境保护"公开课,当在互联网上输入"全球变暖"等关键词后,在出现的众多相关资料中,
- 赵守拙
- 关键词:地理教学温室效应大气环境保护全球变暖
- 素质教育也需要批评、惩罚和磨练
- 2003年
- 现在的中小学普遍倡导'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表扬学生',认为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似乎这样做就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平等、民主、和谐'的理念。再加上几件教育事件在全国的宣扬,教师们在教学中都是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因为要'尽可能少地批评学生',于是课堂回答不敢触及一个'错'字,批改作业尽量少用'×'字,评语不敢写上一个'不'字,惟恐自己担负起扼杀'瓦特',摧残'爱迪生'的罪名。
- 赵守拙
- 关键词:素质教育赏识教育教育手段因材施教
- 中学教师网络研训的现状、问题与解决策略——以地理学科为例
- 2014年
- 随着各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研训呈现出方便、灵活、低门槛的特点,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帮手。但调查发现,这种大众化、日常式的研训方式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个人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并予以解决,以更好发挥其优势。
- 赵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