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晞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电气工程更多>>
- 聚氧乙烯型和Pluronic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浊谱性质
- 1991年
- 本文继续研究了聚氧乙烯型和Pluronic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浊谱性质,并比较了两者的区别,探讨了升温速度对反常浊谱特性的影响以及三种表面活性剂的KL—C线性关系。
- 赵剑曦唐南琦赵叔晞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 SDS和C8 NBr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 1989年
- 本文计算了盐存在时不同比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溴化正辛基三甲基铵混合物在混合吸附单分子层及胶团内的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该混合体系在表面张力降低效率、混合胶团形成及表面张力降低效能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当一致,表明可用该理论处理γ—lgc实验数据,以定量表征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对计算中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 赵叔晞胡器浩赵剑曦
- 关键词:非理想溶液
- 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ton X-100浊谱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研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对Triton-100浊谱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S或CPB的加入生成了混合胶团,导致起始浊点、终止浊点和最大光散射强度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1:1 SDS-CPB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浊谱曲线的影响,提出了TX100-SDS-CPB三元混合胶团模型,并初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 赵剑曦赵叔晞
- 关键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全文增补中
- 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水溶液的浊谱性质
- 1992年
- 本文研究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水溶液的浊谱性质。得到了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相类似的典型浊谱曲线以及浊度-浓度线性关系区间,发现TritonX-100水溶液同样具有反常浊谱行为。首次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起始浊点、最大浊度值的影响,发现上述关系曲线在浓度为500×10^(-6)时存在一致的拐点,初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同时研究了升温速率对其浊谱特性的影响。
- 赵剑曦赵叔晞
- 关键词: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
- 全文增补中
- 研究液体表面特性的激光动态光散射系统
- 1993年
- 本文介绍了我们已建立的用微机控制的激光散射实验系统,并用已知常规液体及低介面张力的二相微乳体系样品测量,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 张晓东俞昌旋许澍谦赵叔晞傅利群
- 关键词:表面特性激光
-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相及界面层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由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C_8PhE_9)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γ—1gC 曲线,按Rubingh 非理想溶液理论计算得到混合胶团内两种分子的相互作用常数β~M=-1.21,属于弱相互作用,且混合胶团是以活性较高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组成.还根据Rosen 理论计算了水溶液——空气界面单分子层内两者相互作用参数.结果μ=0.9时,β=1.15.和C_8PhE_9浓度固定为5×10^(-4)mol·L^(-1)的γ—lgC_(SD(?))实验相比,上述结果可能描述了表面竞争吸附过程.
- 赵叔晞赵剑曦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SDS相互作用
- 等压条件是△H=Q_P一式压力条件的严格描述与发展被引量:1
- 1989年
- 《化学通报》1988年第5期刊登了“过程热量等于过程焓变的准确压力条件应该是什么”一文(以下简称为范文),对热力学公式△H=9,的压力条件强调为:只能“确切严格”地适用于恒压过程,即P体=常数,而不能扩大到等压过程,即P始=P终=P环=常数。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 伏义路赵叔晞
- 关键词:热力学公式物理化学
- 植物叶面铺展剂的复配规律Ⅱ.SDS和TX100混合水溶液的电导行为被引量:1
- 1992年
- 实验表明在 SDS 中添加高于其临界胶团浓度的 TX100,可使混合体系溶液对外加电解质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的幅度随 TX100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从理论上对其电导行为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存在弱相互作用,混合胶团中较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胶团对反离子的束缚度,因而混合体系溶液对电解质的敏感性降低.实验还表明。低碳脂肪醇对SDS 水溶液电导行为的影响与 TX 100类似.
- 李清禄赵剑曦唐南奇李建生赵叔晞
- 关键词:植物电导率
- 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反常浊谱曲线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用国产ZP-1型浊谱仪测定两种同系混合物的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TX10水溶液浊度随温度变化关系时,发现在某一浓度范围内,浊谱曲线均出现反常行为。根据对该仪器浊度信号的分析,认为这反映了上述表面活性剂浓度和EO加成数对胶团聚集数及大小分布的影响。同时测定并讨论了氯化钠、丁醇、SDS对上述反常行为的影响。
- 赵剑曦胡器浩赵叔晞李建生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行为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C_8PhE_9)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行为,并用表面张力实验数据、非理想溶液理论对其电导行为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在SDS中添加高于其临界胶团浓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8PhE_9,会使混合溶液电导率增加,增加的幅度随C_8PhE_9浓度增大而增大;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混合胶团中较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胶团对反离子的束缚度,相应地增加了溶液中的导电离子数,是电导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文章还讨论了电导与相互作用的相关性。
- 赵叔晞赵剑曦俞群赵向红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