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淑媛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治疗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源性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术后
  • 1篇前列腺素E
  • 1篇前列腺素E1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临床医学专业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功能
  • 1篇慢性充血性
  • 1篇慢性充血性心...
  • 1篇慢性肺

机构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贺淑媛
  • 2篇叶喜阳
  • 2篇杨超
  • 2篇李江林
  • 1篇潘晓华
  • 1篇李江林
  • 1篇谢曼英
  • 1篇谢梅青
  • 1篇陈志斌
  • 1篇彭英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前列腺素E_1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l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l脂微球。结果使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一个疗程后,动脉血动脉氧分压明显上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同时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心脏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前列腺素E1有助于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贺淑媛李江林杨超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雌激素补充治疗对宫颈癌术后卵巢功能丧失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宫颈癌术后卵巢功能丧失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追踪2002年9月—2012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及辅助治疗后的宫颈癌患者216例,对经检验、评估进入绝经期者经排除禁忌后,自愿接受性激素治疗者13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及口服雌激素补充治疗组,其中经皮组69例,口服组66例。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及雌二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显著升高、Kupperman评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的安全性均较好。结论:卵巢功能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可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卵巢功能监测和相应激素的补充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贺淑媛李江林谢梅青叶喜阳
关键词:宫颈癌生活质量卵巢功能雌激素
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CCHF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0.3 mg/kg加入5%葡萄糖液注射液50 ml中,微量泵持续泵入,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率(CTR)、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CTR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LV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T-pro BNP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力农治疗CCHF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常规治疗相当,但在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贺淑媛李江林杨超叶喜阳
关键词:米力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心功能安全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对病人安全认识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对病人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强化病人安全的教育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暨南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39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将他们分成A组(应届生)、B组(工作3年以内的研究生)和c组(工作3年以上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以Kruskal-Wallis H、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4.3%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是首要的,71.2%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事件不可避免,56.8%的研究生不了解病人安全事件潜在因素的定义,72.7%的研究生不知道有效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41.7%和66.9%的研究生不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和当地医院管理部门每年公布的病人安全事件数目。大部分研究生愿意接受有实践指导价值病人安全的培训,但是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不愿意学习怎样向患者揭示病人安全事件;不同工作年限的研究生对病人安全的认知及处理态度不同,A组和B组的研究生认为病人安全事件报告系统有助于减少事件发生,更愿意去揭示和追究病人安全事件,C组学生则相反。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病人安全知识贫乏、认识肤浅,学校理论教育与临床现实存在落差,加强对他们相关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是极其迫切和现实的需求。同时,我国病人安全管理及病人安全报告体系也亟需完善。
陈志斌谢曼英贺淑媛孙育欣潘福海彭英潘晓华
关键词:病人安全临床医学专业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