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爽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肝硬化晚期并发肝性脊髓病2例被引量:1
- 2011年
-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常见于肝硬化晚期,偶见于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豆状核变性等肝病患者。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HM患者报告如下。
- 谢爽张梅杨燕王亚东
- 关键词:肝硬化
- 成人麻疹185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于儿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人群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成人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增多。我院共收治麻疹患者253例,其中成人麻疹185例。现报告如下。
- 谢爽孟连柱李木松
- 关键词:成人麻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发病人数发病率
- 祛黄Ⅰ、Ⅱ、Ⅲ号片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马晓红刘震霞刘翠英王军陈宇萍谢爽许晓曦于亚丽
- 该项目研制了祛黄Ⅰ、Ⅱ、Ⅲ号片,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自行研制的中药片剂,组方合理。该研究对102例患者按不同临床类型随机分组,分别选用观察药品。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胆红素下降,肝组织学好转,总有效率90....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
- 中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被引量:3
- 2009年
- 陈振怀谢爽魏志敏张梅孟连柱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 祛黄I号片治疗肝细胞性黄疸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祛黄I号片临床降黄效果 ,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设治疗组 31例 ,给祛黄I号片 7片po ,tid ,阳性对照组 30例 ,用苦黄注射液 30ml,加在 10 %葡萄糖注射液中 ,ivqd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祛黄I号片与苦黄注射液临床降黄效果及其它辅助检查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祛黄I号片治疗细胞性黄疸的降黄疗效确切。结论 祛黄I号片降黄效果肯定 ,安全性好 ,价格低廉 ,药源充足 ,具有开发前景。
- 申继征许晓曦曹明刘克峰谢爽李永勤
- 关键词:肝细胞性黄疸
- 近六年463例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分析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易造成暴发流行。过去多发生于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广大儿童普遍开展麻疹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得到有效...
- 李家富李福建谢爽史莉娟栗红江刘洋李木松田艳红王晓琪
- 关键词:重型麻疹抗原性学龄儿童麻疹疫苗流行病
- 文献传递
- 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10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提高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取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90例,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与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抗肝纤维化效果更佳。
- 谢爽
- 关键词:苦参素促肝细胞生长素
- 祛黄Ⅰ、Ⅱ、Ⅲ号片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祛黄Ⅰ、Ⅱ、Ⅲ号片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6例黄疸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临床分型分别予祛黄Ⅰ、Ⅱ、Ⅲ号片治疗,对照组予苦黄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祛黄Ⅰ、Ⅱ、Ⅲ号片辨证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马晓红刘震霞刘翠英王军陈宇萍谢爽
- 祛黄Ⅰ、Ⅱ、Ⅲ号片与苦黄治疗黄疸型肝炎的对照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祛黄Ⅰ、Ⅱ、Ⅲ号片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辨证的不同分别予以祛黄Ⅰ、Ⅱ、Ⅲ号片治疗,对照组予以苦黄治疗,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疗效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祛黄Ⅰ、Ⅱ、Ⅲ号片辨证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价格便宜,服用方便,利于推广。
- 刘翠英王军马晓红刘震霞陈字萍谢爽
-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
- 艾滋病继发隐球菌脑膜炎1例
- 2008年
- 1 病例介绍
某男,41岁。因头疼、发热2个月,加重2周伴四肢抽动1次,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无诱因于2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发热(体温37.6℃-38.8℃),夜间多汗。在外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经正规抗痨、脱水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前头痛加剧,伴恶心、呕吐。10天前出现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约10分钟,醒后头痛剧烈,由外院按“脑炎”转入我院。既往2年前有冶游史,吸毒史多年。查体:T38.1℃,口腔内可见片状白色黏膜斑,剥之不去。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对答如流,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高,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脑压为2.95 kPa,
- 谢爽孟连柱祝素平
-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艾滋病继发腰穿脑脊液头部胀痛脱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