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汉雄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健康
  • 4篇健康教育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应用
  • 2篇血源
  • 2篇血源性
  • 2篇血源性乙肝疫...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疫苗
  • 2篇疫苗
  • 2篇源性
  • 2篇社区健康教育
  • 2篇重组酵母乙型...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持久性
  • 2篇免疫后
  • 2篇科研管理

机构

  • 17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作者

  • 18篇谢汉雄
  • 3篇杨春旭
  • 2篇张惠敏
  • 2篇邓素洁
  • 2篇卢昀春
  • 2篇杨秀群
  • 2篇陈丽绯
  • 1篇邹荷萍
  • 1篇韦继明
  • 1篇黄福文
  • 1篇曾兆良
  • 1篇黄英云
  • 1篇巫筱嵋
  • 1篇陈彦华
  • 1篇黄美群
  • 1篇程兵歌
  • 1篇凌利民
  • 1篇张利
  • 1篇朱艳华
  • 1篇韦静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柳州科技
  • 1篇柳州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1
  • 1篇2000
  • 7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和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8
1999年
妊娠妇女常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妊高征妇女在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血液学已有显著的变化。本文对肯定正常的中孕和晚孕妇女以及随机抽查的中孕和晚孕妇女凝血、抗凝及纤溶等多项指标并作动态观察,探讨其在正常孕期中的变化和在妊高征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
韦继明陈彦华谢汉雄杨秀群韦静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抗凝纤溶
我院十三年来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情况分析
1999年
谢汉雄
关键词:获奖成果获奖等级
运用归一分析法对某医院2004年床位工作效率的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谢汉雄邓素洁陈丽绯
关键词:医院床位
对我院十三年来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情况的回顾与分析
1999年
一个单位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反映了这个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间接反映了该单位人才培养的状况。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科研成果的有关因素,从中寻找出某些规律,发现我们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示我们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以利提高医...
谢汉雄
关键词:医院科研科研管理
运用归一分析法分析我院2004年床位工作效率
2006年
医院床位的利用情况,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包括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如果仅从单一的这两项指标去分析床位的工作效率,就很难看出床位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归一分析法”就是将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综合起来,建立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模型。因此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地反映病床工作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它在医院病床工作评价中有着方便、快捷的作用,是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本文采用“归一分析法”对我院2004年的床位工作效率加以分析。
邓素洁谢汉雄陈丽绯
关键词:床位工作效率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医院工作效率病床工作
社区健康教育运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效应被引量:4
2005年
谢汉雄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医院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被引量:7
2008年
谢汉雄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
做好科技文章 促进医院发展被引量:2
2001年
近年来,我院在完成医疗、保健、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和加强了科研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近五年来,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67项,其中自治区级18项,市级49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杨春旭陈勇强谢汉雄程兵歌朱艳华
关键词:科研管理医院管理人事管理
新生儿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3年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安全性及其提高接种阳性率方法。方法 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所辖9个社区常规做乙肝疫苗计免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 0 0名,均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 μg/5ml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追踪,于首针免疫后12 (T 12 )、2 4(T 2 4)、3 6个月(T 3 6)各采血1次,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免疫后12、2 4和3 6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5 . 67%(2 2 7/3 0 0 )、60 . 3 3 % (178/2 95 )、71. 88% (2 0 7/2 88) ,呈现“V”型反转;经比较检验:T 12组、T 3 6组分别与T 2 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示有非常显著意义;免疫3d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于2岁后开始呈明显下降,于T 3 0加免后抗-HBs阳转率有所升高,建议于3岁时行乙肝疫苗再加免效果更佳。接种5 μg -5 μg -5 μg 3支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10 μg -10 μg -10 μg 3支血源性乙肝疫苗普种的免疫效果相似。
谢汉雄张惠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血源性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
抓社区健康教育 促计划免疫达标
1999年
试行将社区健康教育渗入到社区计免工作中的新途径,利用健康教育,把人群渴求健康的心理,将“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思想渗入到社区计免工作中,建立一个医院一居委会-住房密切联系的网络,提高工免工作效率,促进计划免疫达标。
谢汉雄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