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荔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阻滞
  • 2篇臂丛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阻滞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腰丛
  • 1篇腰丛-坐骨神...
  • 1篇镇痛
  • 1篇置换术
  • 1篇少年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认知
  • 1篇配伍
  • 1篇青少年
  • 1篇全麻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许荔
  • 1篇陈勇
  • 1篇谢平
  • 1篇许福生
  • 1篇何志安
  • 1篇吴志云
  • 1篇李巧云
  • 1篇张海华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作为镇痛组,无镇痛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妇产后2h出血量。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自然顺产率、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是无痛分娩的较好镇痛方法,不影响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许荔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
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量效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确定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尺骨或(和)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性别不限,年龄19~68岁,体重45~8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局部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以臂丛支配区痛觉消失作为阻滞成功的标准。采用Dixon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选择0.25%左旋布比卡因起始容量为20 m L,若阻滞效果完全,则下一例减少2 m L,直至第n例阻滞效果不佳,则下一例将第n例和第n-1例剂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剂量,直到相邻容量组之差≤0.5 m L,得出最小容量为止。计算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的半数有效剂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2.5 m L,其95%可信区间为10.2~14.2 m L。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2.5 m L。
谢平吴志云査本俊许荔陈勇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剂量效应关系
超声定位在青少年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与传统盲探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在青少年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SA分级Ⅰ—Ⅱ级青少年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超声定位组(A组)和传统盲探法定位组(B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2组操作所需时间、局部麻醉药的用量、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完成操作时间为(7.5±2.1)min,明显少于B组的(13.6±3.2)min(P<0.05)。A组局部麻醉药的用量为(18.6±1.2)mL,明显少于B组的(28.5±2.5)mL(P<0.05)。麻醉效果:A组优17例,良3例,失败0例;B组优12例,良6例,失败2例。A组的麻醉成功率(100%)显著高于B组(90%)(P<0.05)。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B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局部血肿1例,局部麻醉药中毒1例,Horner综合征1例。结论青少年肥胖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不仅可减少操作时间和局部麻醉药的用量,更进一步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许荔何志安
关键词:超声定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喉罩全麻)和B组(n=61,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2)-术后1 h(T5)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B组T2~手术结束即刻(T4)时间点SpO_(2)、MAP、HR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MMSE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B组MMSE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则短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给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认知功能损害。
李巧云张海华许福生刘金花许荔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喉罩全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