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社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汉语
  • 1篇隐性课程
  • 1篇语词
  • 1篇语言
  • 1篇语言风格
  • 1篇远程教育
  • 1篇杂记
  • 1篇张爱玲《小团...
  • 1篇中国古代山水...
  • 1篇人情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环境
  • 1篇儒佛
  • 1篇儒佛道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入世
  • 1篇山水
  • 1篇山水诗

机构

  • 10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许社丽
  • 1篇高菊梅
  • 1篇但红光

传媒

  • 2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河南农业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长江工程职业...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列夫·托尔斯泰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触媒作用
2006年
以小说《复活》为例,讨论托尔斯泰在小说的角色选择、情节设置和叙事视角等方面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触媒作用及其嬗变。
但红光许社丽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创作
文学价值最大最优化实现的契机
2012年
文学价值的物质载体、文学文本问世的社会政治环境、接收主体的条件和心态、评论家的评论和引领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文学价值最大最优化的实现。而这些因素的形成有赖于各种机遇的契合,需要创造主体和接收主体共同去寻找和创造。
许社丽
关键词:文学价值
简析古汉语词汇的性质
2014年
古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对古汉语的继承与发展。古汉语有两种书面语用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用语,在发展过程中渐与口语脱离,并且从历代口语中萃取养分,与时俱新。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从上古以来的先秦时期的古汉语。古汉语在词汇的系统结构、语法的系统结构上都与现在汉语有重大差异。本文主要对古汉语词汇的性质及其词汇构成系统、词类活用现象和词义的演变做简要探讨。
许社丽
关键词:古汉语词汇
《寒夜》中汪文宣悲剧的成因
2013年
《寒夜》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它在凄凉的气氛中,围绕"寒夜"这象征性的氛围,以细腻的笔墨,向人们展示了小知识分子汪文宣灵魂被扭曲、理想被毁灭及家庭离散和覆亡的悲剧。本文主要从社会、家庭以及人物本身性格弱点几个方面,分析男主人公汪文宣的悲剧成因。
许社丽
关键词:悲剧成因
文学残酷冷漠背后的历史感匮缺——评张爱玲《小团圆》被引量:1
2014年
《小团圆》中张爱玲利用其擅长使用的遣词造句能力将作品中主人公盛九莉30年的人生经历刻画得淋漓尽致。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既不属于家庭也不属于社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生活中充满了残酷冷漠,感情苍冷。本文对主人公盛九莉与密友、外籍教师、亲人和恋人之间的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残酷冷漠,而是主人公历史感的匮缺。
许社丽
关键词:《小团圆》历史感
“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2006年
“隐性课程”的开发是以情感和关爱为特征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张扬。本文在“隐性课程”与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相关联的前提下,从人性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角度,阐述“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点设想,以及这种开发对于自主学习模式建构的作用和意义。
许社丽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人文环境
浅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物象描写及相应的诗人情怀
2009年
中国古代山水诗人笔下的山水诗,常有一些固定的物象,这些构成了传统山水诗的基本元素。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常见物象有:山、水、雨、月、风、花、村落、楼阁、竹等,在这些物象描写的背后,体现了诗人隐逸、优游、诗意、佳人、通达和乡土等多种情怀。
许社丽
关键词:山水诗诗人情怀
论苏轼人格中儒家思想的主导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苏轼的文化人格较为复杂,含有儒佛道等思想,但儒家思想在其一生的经历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从少年的奋厉有当世志到中老年两个自我的斗争再到晚年的思想升华,苏轼始终表现出积极有为、直道而行、不惧不悔、处厄忘忧、乐观豁达的儒家士君子风范,深受百姓爱戴和士大夫的追随。
高菊梅许社丽
关键词:人格儒佛道入世
《西京杂记》中的复音词研究
2012年
《西京杂记》作为书面文献材料,在文物的考古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但为出土文物的身份提供宝贵的书面依据,还很大地体现了成书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的可靠性程度,而同样在词汇研究领域里,《西京杂记》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根据前辈对中古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复音词的研究加上复音词本身的界定和与同时期其他作品中的复音词进行对比,来分析《西京杂记》中的复音词特征,尤其是从构词角度和语义特征几个角度来仔细探讨《西京杂记》的复音词分布情况。
许社丽
关键词:《西京杂记》复音词构词词性古代汉语
浅谈辛弃疾词作的语言风格被引量:1
2007年
辛弃疾在词艺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单就词的语言而言,他以宏大的气魄,剪裁诸体,融汇古今,辟出了一条“以文为词”的广阔新路,影响至为深远。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对辛弃疾词作的语言风格做一分析和阐释。
许社丽
关键词:辛弃疾语言风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