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仲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肝胆
  • 3篇肝切除
  • 3篇肝切除术
  • 2篇胆管
  • 2篇转轴
  • 2篇外科
  • 2篇外伤
  • 2篇微波
  • 2篇微波凝固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结石
  • 2篇肝叶
  • 2篇肝叶切除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造影

机构

  • 9篇重庆市涪陵中...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许仲平
  • 5篇隆洪木
  • 4篇曾江潮
  • 4篇龚建平
  • 3篇陈先锋
  • 3篇周亚东
  • 3篇刘刚
  • 2篇王吉明
  • 2篇熊祖明
  • 1篇王晓波
  • 1篇张俊勇
  • 1篇周勇

传媒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凝固辅助治疗严重肝外伤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治疗III^V型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55例严重肝外伤手术病例资料,按AAST分级III级23例,IV级26例,V级6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45例。行微波凝固治疗29例,常规确定性手术26例,对比分析微波凝固治疗手术与常规确定性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微波组手术时间(120±25)min,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186±4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微波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手术组,分别为(11.4±3.5)d和(17.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微波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分别为(210±40)m L和(500±75)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肝功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凝固辅助下对III^V型肝外伤伴活动性出血疗效明确,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预后。
周亚东熊祖明许仲平
关键词:微波凝固治疗肝外伤
外伤性脾破裂微波凝固保脾手术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4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采用脾切除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微波组住院时间较脾切除组明显缩短(P =0.007),并发症发病率(4.44%)低于对照脾切除组(20.00%).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微波组大于脾切除组.结论 微波固化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周亚东隆洪木刘刚曾江潮陈先锋余家建许仲平
关键词:脾破裂
一种可调节肝胆科手术用拉钩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肝胆科手术用拉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底座,底座顶部均固定有主杆,主杆上竖向滑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转动连接有与主杆同轴线的驱动块,驱动块与主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主杆之间...
曾江潮王吉明陈延宇许仲平
文献传递
DC-CIK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行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对照组48例,仅行肝癌切除术.观察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中位复发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KPS评分).结果 实验组共行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78次,平均2.6次/人.细胞治疗后有8例出现发热,一周期细胞免疫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改善20例,稳定8例,恶化2例,对照组改善10例,稳定32例,恶化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3.3% 、40.0%、23.3%和68.7% 、27.0%、14.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位复发时间为(16.9±2.6)个月,对照组中位复发时间为(13.5±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0%、50.0%、35.0%和80.0%、40.0%、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复发时间,提高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但并不能提高长期生存率.
隆洪木许仲平陈先锋曾江潮刘刚
关键词:DC细胞CIK细胞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13年
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围手术期管理和患者筛选标准的进步使可以接受半肝切除术或扩大肝切除术的患者数量大大增加.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患者相关风险中糖尿病及已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脂肪肝、胆汁淤积等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手术相关风险中残肝体积及术中大出血是影响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因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肝功能衰竭,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许仲平王晓波龚建平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
肝血管瘤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CT及MRI对血管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如何把握好手术适应证以及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外科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如肝血管瘤切除、肝血管瘤捆扎术、肝动脉结扎术、肝动脉栓塞、射频消融术、肝移植等,肝血管瘤切除术效果明显,作为首选治疗,目前对于肝血管瘤手术的适应证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就其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白浪许仲平龚建平
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免疫学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免疫学变化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的8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RCP组和PTCD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变化等差异。结果 PTCD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均低于ERCP组,两组患者术后7d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脂多糖指标均低于术前,且术后2周ERCP组均明显低于PT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PTCD比较,具有经济实用、恢复快及预后佳等优点,可作为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措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曾江潮隆洪木许仲平曾磊王仁龙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一种操作简单的肝胆外科取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作简单的肝胆外科取石装置,包括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一侧设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内部和第二压杆内部均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
许仲平
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同手术期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颐性分析2011年3月一2015年3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肝叶切除术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根据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肠内外营养组(n=25)和肠外营养组(n=30)。结果肠内外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28%VS40%),[(4.50±0.50)d vs(5.50±1.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体重指数变化[(22.10±1.80)vs(22.30±1.70)]、前白蛋白[(130.00±45.00)mg/Lvs(124.00±55.00)mg/L]和白蛋白[(35.50±2.72)g/L vs(36.50±2.70)g/L]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周亚东刘刚隆洪木王吉明许仲平周勇熊祖明
关键词:胆结石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硅酸盐介孔材料介导的MAGL-shRNA转染下调前列腺素E2抑制肝细胞癌细胞株增殖与侵袭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阐明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 MAGL)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株增殖、凋亡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比较多种HCC细胞株(SMMC-7721、HepG2、Huh7. 0)和正常肝细胞株(L02)以及同源但不同侵袭能力的HCC细胞株(HCCM3、HCCM6、MHCC-97H、MHCC-97L)中MAGL蛋白表达差异。硅酸盐纳米介孔材料LPSS-NH2介导的RNAi(MAGL-shRNA)、过表达和特异性药物JZL-184调控MAGL表达与功能,观察多种HCC细胞株和正常肝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变化。ELISA法检测干预MAGL后其可能的下游信号分子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 PGE2)和溶血性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水平变化。结果 MAGL蛋白表达水平在HCC细胞株中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 (P <0. 05),且高侵袭力的HCC细胞株MAGL表达高于同源但低侵袭力的HCC细胞株(P <0. 05)。下调MAGL的表达可抑制HCC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能力,过表达则反之,且过表达MAGL诱导正常肝细胞株L02产生了侵袭能力。PGE2随着MAGL的表达调控呈正相关变化,而LPA则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LPSSNH2介导的MAGL-shRNA转染肝细胞癌细胞株,可通过抑制MAGL的高表达并下调其下游PGE2水平,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陈先锋张俊勇许仲平龚建平隆洪木
关键词:RNA干扰前列腺素E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