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鼻窦
  • 6篇手术
  • 6篇慢性
  • 5篇鼻窦炎
  • 4篇微波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4篇出血
  • 3篇上颌
  • 3篇上颌窦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内镜
  • 3篇内窥镜术
  • 2篇上颌窦炎
  • 2篇凝固术
  • 2篇热凝
  • 2篇微波凝固
  • 2篇微波凝固术
  • 2篇息肉
  • 2篇疗效

机构

  • 9篇右江民族医学...
  • 9篇钦州市第一人...
  • 3篇田东县人民医...

作者

  • 17篇覃建泽
  • 4篇许杰英
  • 3篇廖培生
  • 2篇李蓓
  • 2篇覃大洋
  • 1篇陈凤坤
  • 1篇龙红兵
  • 1篇陈小华
  • 1篇梁恒毅
  • 1篇廖振南
  • 1篇陈绍锦
  • 1篇谭伟华
  • 1篇唐敏学

传媒

  • 5篇右江民族医学...
  • 4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凝固术治疗会厌囊肿19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覃建泽
关键词:悬雍垂囊肿物理治疗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呼吸道梗阻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呼吸道梗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PDT组51例,OT组52例,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术中出血量(8.5±3.1)ml,显著少于OT组的(26.2±12.8)ml(P<0.01)。PDT组手术成功率为88.2%,OT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声嘶、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T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较安全的手术,但有些病人不宜使用。传统手术是一种适合所有患者的可靠的、安全性高的手术。
覃建泽廖培生
关键词:呼吸道梗阻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
中鼻甲成形术与药物鼻腔浸泡治疗慢性鼻窦炎
2002年
覃建泽
关键词:鼻窦炎鼻甲鼻成形术鼻腔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鼻粘连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覃建泽廖培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鼻腔粘连鼻窦炎内窥镜术
38例鼻睫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分别行高位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术及筛窦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29例(76.32%),有效9例(23.68%),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本病以前额头痛为主要特征,鼻腔表麻后症状消失或缓解是其诊断依据;适当的鼻中隔及中鼻甲纠正术疗效确切,且无嗅觉减退。
覃建泽
关键词:鼻疾病耳鼻喉外科手术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7年
对4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单纯钩突切除术6例,约突切除术+前、中筛房开放术13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术18例,钩突切除术+全筛切除及中鼻甲成形术11例。经观察,术后2个月上颌窦功能恢复正常16例(33.3%),3.5个月恢复正常20例(41.7%),5个月恢复正常9例(18.8%);累积治愈率为93.8%。表明FESS后,上颌窦粘膜生存条件改善后,具有自我恢复功能的能力。此外,术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对于上颌窦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覃建泽
关键词:上颌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
微波治疗严重鼻出血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严重鼻出血一般是因鼻内较大血管破裂引起,多因其出血部位较隐蔽,反复填塞失败所致。本科于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严重鼻出血患者26例,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并加以热凝止血,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覃建泽廖培生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微创
内窥镜治疗鼻窦手术出血的研究进展
2013年
本文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控制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覃建泽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出血
鼻腔药液浸泡治疗儿童鼻窦炎
1997年
对44例儿童慢性鼻窦炎进行分组治疗,红霉素组即小剂量长期疗法总有效率为67%;混合组即在红霉素组基础上行鼻腔药液浸泡其总有效率为1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混合组的第一疗程有效率为61%,红霉素组为29%,二者有效病例疗程长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鼻腔药液浸泡对消除鼻窦粘膜水肿,改善鼻窦通气与引流,加速炎症消退起着重要的作用。
覃建泽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2012年
慢性颗粒性咽炎所致的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痒感、烧灼感、咽干、咽痛、干咳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自2002年以来我科应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咽后壁增生之淋巴滤泡9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许杰英覃建泽
关键词:慢性颗粒性咽炎微波热凝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