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影像
  • 7篇肿瘤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5篇血管
  • 5篇影像诊断
  • 5篇结石
  • 4篇造影
  • 4篇尿路造影
  • 4篇X线
  • 4篇MRU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影像学
  • 3篇张量成像
  • 3篇尿路结石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钡餐
  • 3篇胃肿瘤
  • 3篇脑梗
  • 3篇扩散

机构

  • 25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5篇袁立新
  • 14篇杨军
  • 12篇邵康为
  • 10篇朱才松
  • 10篇刘伟
  • 8篇龚承友
  • 4篇诸瑛
  • 2篇徐明
  • 2篇李崧
  • 1篇殷国纬
  • 1篇稽军
  • 1篇屈平保
  • 1篇张毅
  • 1篇杨静
  • 1篇闵庆华
  • 1篇王加临
  • 1篇吕琦
  • 1篇程曙杰
  • 1篇肖正光
  • 1篇郁武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2007年全...
  • 1篇第六届全国磁...
  • 1篇全国第6届头...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十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4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叶来源胃肿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影像表现,加深理解该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均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6例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8例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包括胃间质瘤12例、胃平滑肌类肿瘤4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脂肪瘤1例。钡餐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16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5例,出现龛影6例;CT表现为腔内肿块16例,腔外2例,肿块最大10cm×7cm,最小直径1.5cm,肿块分叶10例、肿块内钙化5例,肿块中央见溃疡5例,液化坏死4例;CT值为负值的1例,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2例肝脏转移,1例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间叶来源胃肿瘤在钡餐造影中以共性表现为主,CT不仅显示率高,且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可提供定性及分期方面的信息。
袁立新杨军
关键词:胃肿瘤胃肠钡餐
低剂量CTU检查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在CTU检查中相比常规扫描条件减少毫安量后扫描得到的图像可以成为日常检查的惯例。方法:通过对100例体重在92kg以下的病人行常规CT扫描,扫描条件120kV、320mA、5mm层厚。首次CTU
诸瑛袁立新
文献传递
32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胰腺癌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32层容积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8例胰腺癌患者行常规CT平扫后进行灌注扫描,描绘时间-密度曲线,并分析各项灌注参数。结果胰腺癌病灶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血容量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面通透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的TDC无明显特征性改变。结论容积CT灌注增强扫描可有效地显示胰腺癌病灶和相对正常胰腺组织,可作为胰腺CT检查的常规检查手段。
邵康为杨军刘伟朱才松袁立新诸瑛李崧
关键词:胰腺肿瘤灌注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2006年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朱才松杨军吴月萍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塞演变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通过91例次各期脑梗塞病人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通过测定不同时期病灶最大层面梗死灶中心与受累白质束及对侧相应部位的ADC值、FA值、VRA值和相对值,了解不同时期、病灶不同部位的演变,探讨了磁共振扩散张量...
朱才松杨军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脑梗塞诊断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学
文献传递
胃血管球瘤一例被引量:2
2004年
朱才松徐明袁立新龚承友
关键词:血管球瘤黑便胃体止血治疗隐血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塞演变诊断中的价值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在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MR技术,是唯一能在活体组织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
朱才松杨军邵康为刘伟袁立新
关键词:脑梗塞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影像诊断脑血管病MRI检查
文献传递
MRU对非结石性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本文通过对37例非结石性病变引起的尿路梗阻的MRU检查进行研究分析,充分体现了MRU的技术优势的价值。方法本组37例尿路梗阻病人,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5.5岁,所有病例全部行IVU与MRU检查,其中5例又做了CT检查,2例做了逆行肾盂造影,其中33例经手术证实。结果先天发育畸形10例(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2例;重复畸形6例,1例输尿管囊肿,脐尿管囊肿1例),内源性肿瘤14例(肾癌、肾盂及膀胱癌各4例;输尿管癌2例),外源性肿瘤6例(卵巢癌2例。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转移性腺癌1例,结肠癌2例),炎症性病变7例(前列腺增生4例,结核2例,血块1例)。结论MRU是一种安全无创,无需对比剂的检查手段,充分补充IVU不显影的不足,梗阻部位定位准确,明显优于IVU,定性需结合CT及MR扫描。
袁立新杨军
关键词:尿路梗阻非结石磁共振尿路造影
MSCT鉴别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
2013年
目的比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良恶性结节的MSCT特征,探讨MS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79个结节)CLT合并结节的MSCT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实质部分所占百分比、钙化、边缘、包膜、结节的强化方式及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81.82%(18/22)的恶性结节为完全实性,16例(16/57,28.07%)囊性为主的结节全部为良性结节(P均<0.05)。恶性结节钙化多于良性,多为细颗粒钙化,位于病灶内部(P均<0.05)。恶性结节边缘多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多均匀强化(P均<0.05)。良恶性结节在结节与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平扫、动脉期及实质期CT值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有助于鉴别诊断CLT患者合并良恶性结节典型特征。
朱才松杨军杨静徐明邵康为刘伟王加临袁立新肖正光闵庆华张毅
关键词: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肿瘤
螺旋CT对钝性肾挫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正>0 引言计算断层摄影术(CT)在腹部钝性外伤尤其是肾挫伤的诊断作用十分重要,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在术前评估肾损伤程度以指导和制定治疗方案方面因具有诊断正确、迅速...
邵康为龚承友袁立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