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项HBV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两次追踪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的两次追踪检测及分析,探讨其归队可行性。方法电话联系血站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经知情同意后连续追踪两次,追踪标本检测常规酶免三项、核酸三项(2~3家核酸系统同时检测),化学发光法乙肝五项,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名追踪献血者至少一次核酸呈反应性的有21人(75%),HBcAb反应性27人(96.43%),HBsAb反应性16人(76.19%)。结论血站单项核酸反应性献血者以HBV隐匿性感染为主,再次归队献血风险较大,应谨慎建立其归队路径。
- 程卫芳周学勇崔伟娅张云王凯袁亮赵璐璐吕晴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
- 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56℃水浴后检测
- 2020年
- 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经56℃水浴30min灭活后对HBsAg、抗-HCV、HIV Ab/Ag、抗-TP、HBV DNA、HCV RNA、HIV RNA和ALT检测的影响,比较分析灭活前后检测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6月份检验科报告结果均无反应性标本790份,HBsAg呈反应性标本116份,抗-HCV呈反应性标本46份,HIV Ag/Ab呈反应性标本62份,抗-TP呈反应性标本80份。HBV DNA反应性标本45份,HCV RNA反应性标本30份, HIV RNA反应性标本30份,随机抽取不同浓度ALT标本共120份。56℃水浴灭活30min前后酶免四项标本均采用STAR加样,FAME检测,收集各标本S/CO值;ALT项目标本用AU680生化仪检测,比较灭活前和灭活后平衡至不同时间段ALT活性。核酸标本56℃水浴灭活30min前后分别采用Cobas s201和Proleix Panther System核酸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热灭活前后,HBsAg、抗-HCV、抗-TP灰区标本水浴后S/CO值均>1,呈反应性,检测结果符合检测预期,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结果均符合预期,定性结果和报告结果一致。但ALT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56℃水浴30min灭活后检测,会影响ALT检测的准确性,但不会影响酶免四项和核酸的定性结果。
- 王婷婷吕晴袁亮王恺崔伟娅赵卢璐张云李素萍
- 关键词:核酸检测ALT
- 2种核酸检测平台在与ELISA平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浩源混检、诺华单检2种核酸检测平台在血站血筛中的应用及与酶免结果的符合性。方法使用浩源混检、诺华单检2种核酸检测平台采取酶免、核酸平行检测的模式对22 616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对于酶免双试剂不合格、NAT阴性的标本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酶免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检测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 616份标本中检测到酶免阴性、NAT阳性30例,占0.13%;拆分/鉴别出23例,均为HBV DNA,其乙肝5项存在7种模式,以HBcAb阳性居多。检测到酶免不合格353例,占1.56%;其中单试剂不合格271例,NAT均合格;双试剂不合格82例,40份与NAT结果相符;对酶免双试剂不合格、NAT阴性标本进行NAT再检后,拆分出HBV DAN 9例。结论 NAT能检测出血清学阴性但存在病毒核酸的血液;NAT和ELISA共同用于血液筛查,能降低输血风险;2种核酸检测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血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适合的NAT平台和检测模式。
- 程卫芳段有红周学勇郭晓婕张浩马晶璟袁亮
- 关键词:核酸检测NATELISA
- 单核酸HBV DNA/联检反应性献血者归队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随访和补充实验,了解单核酸HBV DNA反应性和TMA联检反应性而鉴别无反应性(联检反应性)献血者实际感染状况,探讨其归队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2—8月单核酸HBV DNA反应性和联检反应性献血者间隔3个月后进行随访,使用至少2种厂家核酸系统单人份核酸检测,常规ELISA检测,以及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HBV感染类型进行分类。结果电话随访103名单核酸HBV DNA反应性和联检反应性献血者,完成1次随访检测40人,2次随访检测28人。28名完成2次随访的献血者至少1厂家核酸系统呈反应性的有21人,占75%;HBc Ab反应性27人,占96.43%;HBs Ab反应性19人,占67.86%;HBV感染类型以隐匿性感染为主,共有21人,占75%。结论虽然单核酸HBV DNA/联检反应性献血者能重归献血者队伍的不多,但从对献血者关爱、负责的角度出发应建立其归队路径。
- 程卫芳周学勇崔伟娅吕晴张云袁亮王恺倪德群李玲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反应性归队
- 不同核酸检测系统常用性能监控指标比较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3家核酸检测(NAT)系统常用关键性能监控指标的回顾性比较和分析,为血站NAT系统的评价和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3月核酸检测情况和3家NAT系统的混检/联检阳性率、拆分/鉴别阳性率、无效结果率、试剂使用率等常用性能监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2015年1月—2019年3月间共检测核酸标本496 795份,单核酸阳性(酶免阴性NAT阳性)率0.13%。3家NAT系统单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06%、0.09%、0.23%;拆分/鉴别阳性率分别为66.74%、55.43%、57.82%;无效结果率分别为1.18%、1.13%、3.06%;试剂使用率分别为141.61%、152.59%、125.15%;除2家混样NAT系统的无效结果率和拆分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各系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酸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但不同NAT系统检测能力存在差异,各血站应结合实际情况评价和选择适合的NAT系统。
- 程卫芳周学勇崔伟娅张云王恺袁亮倪德群
- 关键词:NAT
- 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调查及输血残余风险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状况和经ELISA法筛查HBsAg后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为选择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查,同时用一种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BV DNA,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筛查献血者44 2567例,HBsAg阳性1 894例,阳性率0.428%;对68 662份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检测出45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HBV输血残余风险为0.066%。结论现有的ELISA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增加核酸检测能降低HBV输血残余风险。
- 段友红程卫芳孟海萍张浩袁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核酸检测
- 献血者血液筛查HBsAg单试剂阳性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筛查HBsAg单试剂阳性标本核酸检测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补充乙肝五项,综合分析ELISA法HBsAg单试剂阳性献血者HBV DNA阳性/阴性标本ECLIA再次检测提高血液安全保障献血者权益的必要性。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5月献血者血液标本91 847份,2种不同厂家ELISA HBsAg试剂检测,留取75份HBsAg单试剂阳性标本核酸检测后再用ECLIA补充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75份HBsAg单试剂阳性标本核酸检测HBV DNA+ 15份,核酸定性筛查阳性率20%(15/75)。ECLIA检出HBsAg定量值(0.05-1) IU/mL标本9份,与ELISA阳性符合率12%(9/75)。15份HBsAg单试剂阳性HBV DNA+标本抗-HBc阳性率高达93.3%(14/15),抗-HBs定量均<10 U/L;60份HBsAg单试剂阳性HBV DNA-标本中抗-HBc阳性率达45%(27/60),检测出7种血清学模式,仅抗-HBs阳性,占33.33%(20/60),抗-HBs定量>100 IU/L 11份。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单试剂阳性标本补充ECLIA乙肝五项提高血液安全同时保障献血者权益。
- 李素萍胡晓玉王婷婷王恺袁亮吕晴张云王婷程卫芳
- 关键词:献血者血液筛查乙肝表面抗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合肥地区HBsAg、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追踪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为建立献血者屏蔽和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血筛HBs Ag、梅毒抗体ELISA及HBV NAT不合格献血者屏蔽8周后追踪采样,同时进行ELISA双试剂、NAT和相应补充、确证试验。结果共追踪到献血者61人。追踪检测结果:17名HBs Ag阳性献血者中,双试剂阳性8名:HBs Ag、NAT、抗-HBc和中和试验均阳性6人;HBs Ag、NAT和中和试验均阳性1人;HBs Ag和NAT阳性1人。单试剂阳性7名:HBs Ag和抗-HBc阳性2人;单独HBs Ag阳性5人。单试剂灰区2名:都是单独抗-HBc阳性。21名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中13人ELISA阳性,其中4人TPPA确证阳性,2人TPPA不确定;另外8人ELISA阴性。23名ELISA阴性NAT阳性献血者中,HBs Ag和NAT均阳性2人,单独NAT阳性6人,HBs Ag和NAT均阴性15人。结论针对不同情况的献血者应制定不同的屏蔽策略;同时可以通过对受屏蔽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归队策略。
- 程卫芳李玲崔伟娅袁亮张浩张云丁利李家虎郭晓婕刘忠
- 关键词:献血者HBSAG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