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良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痰瘀论治慢性子痈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典型病例为基础,从慢性子痈的发病原因、解剖学认识、病理学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临床工作中只有坚持辨证治疗的原则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 刘健美薛良
- 关键词:痰瘀辨证论治
- 运用穴位埋线联合艾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24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疗灸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135例脾虚湿阻型单纯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各45例。各组取穴相同,主穴取中脘、带脉、足三里,配穴取天枢、关元、气海、内关、丰隆、三阴交、脾俞、胃俞,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经3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腰臀比)、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与埋线组、艾灸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情况更为显著(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埋线组86.67%(39/45,P<0.05)及艾灸组68.89%(31/45,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艾灸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肥胖指标、中医证候及血脂指标,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 董如雪陈秀玲薛良
- 关键词:穴位埋线艾灸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
- 从少阳阳明合病论治亚急性湿疹初探被引量:2
- 2019年
- 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从少阳阳明合病出发寻求新的治疗思路。
- 薛良
- 关键词:湿疹
- 从“热入精室”论治慢性前列腺炎60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热入精室"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自拟柴胡抵挡汤治疗,对照组选择前列欣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2组治疗前、后直肠前列腺触诊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分级量化评分以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热入精室"理论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刘健美薛良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伤寒论》
- 运用黄元御学术思想治疗尿道综合征临床探析
- 2019年
- 尿道综合征是一种女性常见病,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本方法通过继承黄元御的学术理论,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探求治疗尿道综合征的新方法。
- 薛良董如雪
- 关键词:尿道综合征
- 通阳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1通阳法定义
通阳,就是通达阳气。通就是通透、通达之意。所谓通阳法,就是治疗因阳郁不通引起疾病的治疗方法。详细说,就是运用各种方法,以驱除各种影响阳气运行的病理因素,使阳气运行复常,通达上下内外,从而达到宣通阳气的治疗目的。
- 薛良
- 关键词:通阳法男科疾病
- 浅论中医整体观在治疗毛囊炎中的应用
- 2019年
- 本文论述中医的整体观念,讨论整体观念下辨证在毛囊炎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薛良
- 关键词:中医整体观毛囊炎
- 骨康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骨康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盖天力和维生素AD胶丸),治疗组予骨康片加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给予评定,算出积分值;采用双能x线(DEXA)检测患者L2~L4骨密度;利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的变化;用血生化检测血清钙和血清磷;观察两组一般体检项目、三大常规、心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及用药后的不适感觉,了解本药有无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钙/血磷比值、尿DPD的排泄减少及骨密度的提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骨康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基础治疗,且安全有效。
- 刘健美薛良田殿兴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药骨密度
- 浅议大黄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从古代文献研究、炮制与药理研究、具体验案分析入手,认为大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且疗效显著的药材。
- 薛良
-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
- 三豆汤经验辑录
- 2024年
- 三豆汤原载南宋朱佐的《朱氏集验方》卷七,组方为乌豆、赤小豆、绿豆各等分,功效祛湿稀痘。适宜防治夏季湿热引起的中暑、热痱、疮痈等。近年来,有人根据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三豆饮子”主治痘疮瘟疫的记载,将此方用于防治手足口病,也值得关注。
- 薛良
- 关键词:手足口病庞安时疮痈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