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兴翠

作品数:19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心功能
  • 3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医师
  • 3篇衰竭
  • 3篇住院医师
  • 3篇疗效
  • 2篇蛋白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重症肺炎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慢性
  • 2篇静脉
  • 2篇老年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教学
  • 2篇高原肺水肿
  • 2篇梗死

机构

  • 18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18篇薛兴翠
  • 6篇赵新卫
  • 5篇尹向辉
  • 2篇姜花
  • 2篇韩明
  • 2篇白瑞霞
  • 1篇李春梅
  • 1篇王文欣
  • 1篇曹蔚堂
  • 1篇高春江
  • 1篇李晓良
  • 1篇杨书阁
  • 1篇严兴国
  • 1篇孔庆全
  • 1篇王俊林
  • 1篇袁晓敏
  • 1篇徐波
  • 1篇刘海东
  • 1篇潘秀玲

传媒

  • 5篇青海医药杂志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转化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SH水平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AMI并行PCI的患者949例根据入院时甲状腺功能的结果分为TSH正常组890例与TSH升高组59例。随访5年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及死亡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年。其中失访或意外死亡人数为30例,TSH正常组28例,TSH升高组2例。全因死亡人数TSH正常组为104例(11.7%),TSH升高组为15例(25.0%)。心源性死亡人数在TSH正常组为41例(4.6%),在TSH升高组为6例(10.2%)。TSH水平升高显示与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显著相关,未校正的HR值分别为2.481、2.366,P值分别为0.001、0.04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SH水平升高与AMI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有关,经性别+年龄+房颤+心梗类别+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调整后,HR=2.910,95%CI=1.629~5.200,P<0.001。结论TSH升高可能为影响AMI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薛兴翠孙军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
多烯康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多烯康胶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DHF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康胶囊,治疗3个月,随访2个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的指标。结果随访2个月后,治疗组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康胶囊能明显降低DHF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薛兴翠赵新卫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心室功能
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IL-6、CRP和TNF-α水平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对IL-6、CRP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给予脑心通胶囊,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L-6、CRP和TNF-α水平、肺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较高(P<0.05)。两组患者FEV1、FVC%pred和FEV1%pre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IL-6、CRP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PT、APTT、FIB和D-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PaO2水平、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组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疗效较好,并且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IL-6、CRP和TNF-α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孙军奎贺连栋薛兴翠刘宝明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利伐沙班急性肺栓塞IL-6CRPTNF-Α
基于AKT信号通路探讨替吉奥对大肠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替吉奥对大肠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设置对照组(HT-29细胞)、20μg/ml替吉奥组(HT-29细胞+20μg/ml替吉奥)、50μg/ml替吉奥组(HT-29细胞+50μg/ml替吉奥)和100μg/ml替吉奥组(HT-29细胞+100μg/ml替吉奥)。CCK-8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HT-29细胞迁移、侵袭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HT-29细胞中AKT、磷酸化(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50、100μg/ml替吉奥组HT-29细胞OD450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p-AKT/AKT、p-PI3K/PI3K、PCNA、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替吉奥浓度升高,HT-29细胞OD450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p-AKT/AKT、p-PI3K/PI3K、PCNA、MMP-9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激活,发挥抑制大肠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贺连栋薛兴翠王鑫
关键词:大肠癌细胞株增殖
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抗心律失常...
薛兴翠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血流动力学改变疗效
文献传递
外周灌注指数联合下腔静脉内径测定指导高海拔地区心衰患者利尿剂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下腔静脉内径(IVCD)及外周灌注指数(PI)的变化评估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容量变化,精准化指导利尿剂的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青海省都兰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其中34例为观察组,根据IVCD、PI的检测值进行分析,指导呋塞米注射用微量泵泵入剂量;另外30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经验性给予呋塞米注射用微量泵泵入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心衰缓解的程度、48 h后利尿剂使用总剂量、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I、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IVCD、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利尿剂使用总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CD变化能够反映心衰患者治疗中容量状态的变化,PI的改变可以反映患者容量减少的程度,且能及时发现容量相对不足状态,对心衰患者治疗中液体平衡有指导意义,二者结合可以精细化、实时动态调整利尿剂微量泵入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瑞霞王文欣曹蔚堂薛兴翠马映玲甄满王富鹏马海军林晶晶
关键词:下腔静脉内径高海拔地区利尿剂
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B型脑钠肽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3
2020年
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B型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伊伐布雷定组,各50例。常规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降心率治疗;伊伐布雷定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BNP、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表达,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伊伐布雷定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BN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82±16)ng/L比(122±31)ng/L]、NT-proBNP水平[(456±52)ng/L比(1024±233)ng/L],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IL-6、TNF-α、丙二醛水平也低于常规治疗组,SOD水平和Bcl-2、PI3K、Ak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伊伐布雷定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6.0%(48/50)比82.0%(41/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观察组[6.0%(3/50)比20.0%(1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使患者BNP、NT-proBNP水平下降,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孙军奎薛兴翠贺连栋刘宝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伊伐布雷定心功能炎性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2012年
本文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临床中深静脉血栓常见下肢静脉,形成于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者少见,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持续肺动脉高压、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缺氧等,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抗凝、溶栓、介入。该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手术难度大,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有无出血并发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定期随访。
薛兴翠赵新卫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钠对高海拔地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系统及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尹向辉徐波高春江严兴国赵新卫薛兴翠潘秀玲李晓良王俊林袁晓敏姜花贺连栋韩明白瑞霞杨书阁
老年人是发生肺炎的高危人群,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症多,易发展为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不全,这使得其治疗难度增加,病死率高达55%,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严重感染诱发的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改变及心功能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心功能低分子肝素钠
急性高原肺水肿致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一例报告
2007年
1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经积极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本文对此进行报道和初步探讨。
赵新卫薛兴翠
关键词:高原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