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腾 作品数:23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52例,术中用bu lldog血管夹阻断肾动脉血流,切除肿瘤及其周围0.5~1.0 cm正常肾组织。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39(100~195)m in,热缺血时间26(19~28)m in,出血量198(60~350)mL。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3~7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有效,可选择性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王刘中 魏金星 张雪培 王耀锋 蔡腾关键词: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肿瘤 骨科创面感染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监测骨科创面感染病原学特征,指导临床抗感染防治。方法收集244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鉴定。结果 244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四肢、躯干、头颈感染患者206、25、13例,分别占84.43%、10.25%和5.33%。创伤、切口、坏疽、溃疡、伤口、脓液、血液、褥疮引发的患者感染171、33、19、12、5、2和2例,分别占70.08%、13.52%、7.79%、4.92%、2.05%、0.82%和0.82%。共分离103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59株,革兰阳性菌40株,真菌4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他G-分别占15.53%、12.62%、8.74%、5.83%、2.91%、2.91%、1.94%和6.80%;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他G+分别占14.56%、10.68%、3.88%、2.91%、1.94%、0.97%、0.97%和2.91%;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94%、0.97%和0.97%;小儿、青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患者病原菌分离率分别为41.38%、35.00%、28.57%、28.85%和56.98%;15例学生患者、127例工人及农民患者、27例办公室人员患者、64例服务业人员患者、11例其他职业患者感染病原菌分离率分别为26.67%、56.69%、22.22%、29.69%和18.18%。结论骨科创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免疫力低的患者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临床应给予重视。 范磊 韩兴超 李晓彬 蔡腾 茹靖涛 刘涛关键词:病原学特征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大鼠髋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髋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建立髋骨骨折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行髋骨骨折。建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PDGF的腺相关病毒,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空载的腺相关病毒。3组大鼠治疗8周后,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和骨密度变化,采用三点弯曲法检测3组髋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大鼠骨折部位骨钙素(OC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蛋(OPG)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PDGF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实验组大鼠髋骨骨折部位PDGF蛋白表达水平(1.95±0.1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0.84±0.11、0.9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1、3.528,P<0.05)。实验组大鼠X线评分(3.10±0.35)明显高于模型组(2.0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P<0.05)。实验组大鼠骨密度(0.212±0.007)明显高于模型组(0.04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4,P<0.05)。实验组大鼠髋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等三点弯曲指标[(111.19±8.09)N、(81.25±6.27)N、(149.43±10.32)N/mm、(0.85±0.06)N/mm]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63.22±7.38)N、(54.29±7.81)N、(131.39±9.32)N/mm、(0.60±0.08)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1、4.109、3.409、3.004,P<0.05).实验组大鼠髋骨痂OCN、BMP-2、RUNX2、RANKL和OPG(1.82±0.19、1.81±0.22、1.75±0.16、1.99±0.18、2.07±0.20)明显高于模型组(1.55±0.23、1.31±0.25、1.40±0.19、1.36±0.23、1.6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3.201、3.719、3.281、3.447,P<0.05)。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PDGF可显著提高骨形成,促进髋骨骨折的愈合,增强髋� 彭强 蔡腾 蔡朋杉 李晓彬 刘涛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髋骨骨折 骨折愈合 生物力学 转染血红素加氧酶-1能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能否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质粒将HO-1转染进入人成骨细胞,乙醇干预24h后,Hoechst染色观察成骨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olt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量.结果 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HO-1转染组少量细胞胞核发生改变,而阳性对照组中胞核发生改变的较多.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转染HO-1能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HO-1抑制细胞中APAF1、Caspase-3和Cyt-C的表达有关. 李杰 张丰泉 杜振宁 蔡腾 蔡朋杉 范磊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 成骨细胞 HEME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在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DCO理论救治6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流程、转归和并发症。结果应用DCO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救治成功率为95.58%(65/68)。结论 DCO治疗符合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是治疗严重多发损合并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 蔡朋杉 范磊 李晓彬 彭强 李杰 刘涛 蔡腾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 多发伤 骨折 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年龄(49.5±8.6)岁,同时选取34例排尿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48.4±10.3)岁作为对照组。根据国际尿控协会规定的尿动力检查方法采用MMS尿动力检查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观察参数包括:充盈期尿道闭合压(filling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UCPfill)、Valsaval动作时尿道闭合压(urethral close pressure,UCP)、腹压传导率(pressure transmission ratio,PTR)、最大尿流率时的尿道闭合压(voiding urethral close pressure,UCPvoid)。结果两组患者充盈过程中未增加腹压时尿道闭合压为正值,且充盈期前和充盈期末UCPfill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SUI组UCPfi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行Valsaval动作时,SUI组尿道闭合压降为负值且腹压传导率≤100%,而对照组尿道闭合压仍保持正值,腹压传导率大于100%,两组UCP和PT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期SUI组和对照组膀胱压升高,尿道压同步降低,最大尿道闭合压为负值,两组间UCPvoi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膀胱尿道压力同步测定是判断膀胱尿道协调功能的有效方法。SUI患者膀胱充盈期尿道闭合压低、增加腹压时尿道闭合压为负值和腹压传导率≤100%可以作为提示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客观依据。 张艳 文建国 蔡腾 任川川 崔林刚 吕宇涛 张瑞莉关键词: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转染HO-1对酒精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5年 血红素加氧酶1 (HO-1)属于一种热休克蛋白,是血红素分解的限速酶,能将血红素分解为胆绿素、CO和NO等,能够被多种氧化应激因素和细胞因子激活,在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1],对动植物均具有保护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过量酒精暴露的人群,其发生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或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3].另有研究发现酒精能够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并且减缓骨折的愈合[4].近年有研究发现酒精对骨代谢的影响与酒精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5-6]有密切关系. 李杰 张丰泉 刘涛 杜振宁 蔡腾关键词:酒精诱导 HO-1 血红素加氧酶1 骨代谢紊乱 转染 双氢青蒿素对人骨肉瘤细胞TE85细胞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骨肉瘤细胞活性、转移能力以及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5、10、20、40、8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骨细胞和人骨肉瘤细胞TE85 12、24、48 h后,噻唑蓝(MTT)法测定DHA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uPA和PEDF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n blot法检测uPA和PED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DHA对人成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DHA能够明显抑制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活性(P<0.05).不同作用时间下DHA对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 h)=(41.66±0.53) μmol/L、IC50(24 h)=(32.28 ±0.27)μmol/L和IC50 (48 h)=(22.53±1.26) μmol/L.DHA能够明显减少人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细胞中uPA的表达水平,同时细胞中PEDF表达升高(P<0.05).结论 DHA对正常人体骨组织无害,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李杰 刘涛 杜振宁 蔡腾 张丰泉关键词:双氢青蒿素 骨肉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腰髂固定治疗合并腰骶不稳型Denis Ⅲ骶骨骨折回顾性分析 陈光 刘涛 李晓彬 蔡腾 彭强双氢青蒿素诱导人骨肉瘤细胞TE85凋亡及其机制 2015年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诱导人骨肉瘤细胞TE85凋亡,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0、10、20、40 μmol/L)作用于人骨肉瘤细胞TE85 24 h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同时检测人骨肉瘤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DHA作用24h后,0、10、20、40 μmol/L组TE8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05%、8.17%、25.53%、47.26%.各组细胞中ROS含量分别为1.6600±0.0081、1.7100±0.019 7、1.7920±0.0203和1.8540±0.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MDA含量分别为(0.105±0.024)、(0.461±0.008)、(0.572±0.022)、(0.569±0.015) nmol/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HA剂量的增加,细胞中CAT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26.750±0.533)、(14.460±0.169)、(14.020±0.104)和(12.640±0.215) U/mg prot,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分别为1.663±0.008、1.711±0.019、1.792±0.020和1.854±0.019,P<0.05).结论 DHA可通过诱发人骨肉瘤细胞TE85内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诱导人骨肉瘤细胞TE85发生凋亡. 李杰 张丰泉 杜振宁 蔡腾 蔡朋杉 范磊关键词:双氢青蒿素 骨肉瘤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