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会阴侧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两种会阴切口缝合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会阴侧切口外缝合、皮内缝合各200例,观察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包括疼痛、裂开、感染及产妇平均住院日。结果:皮内缝合组的产妇平均住院日短,切口裂开及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外缝合组。结论:会阴切口皮内缝合操作简单,可减轻产妇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优于外缝合,值得推广。
- 蒋芳
- 关键词:会阴切开术
- 孕妇体重指数正常与过高者妊娠结局的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记录孕前体重及分娩前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并记录新生儿的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及孕妇产后出血量。结果:分娩时体重指数过高者巨大儿、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孕妇体重指数正常者。结论: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 蒋芳
- 关键词:妊娠体重增长
- 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应用的好处和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分娩前需要输液的320例产妇随机分为金属头皮针组和留置针组,留置针组又随机分为2组,用2种不同方法固定。结果金属头皮针组在输液过程中因血管破损致液体外渗、外漏率达26.9%,而留置针组无此现象发生;金属头皮针组针头脱出率达19.9%,留置针组常规固定法针头脱出率达19.1%,加强固定法无脱落发生;金属头皮针组针头堵塞率达11.5%,留置针组无针头堵塞。结论在产程中应用留置针,不会引起输液渗漏,很少发生针头堵塞,加强固定可以避免针头脱出。
- 蒋芳
- 关键词:针头堵塞
- 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有控性牵拉脐带(CCT)对产妇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有控性牵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对照组则等到有胎盘剥离征象时协助娩出胎盘。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手取胎盘比率。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为(3.8±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2.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60.9±138.4)ml,少于对照组的(360.2±252.0)ml;实验组手取胎盘比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结论有控性牵拉脐带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少,手取胎盘率低。
- 蒋芳
- 关键词:第三产程
- 无痛分娩过程中催产素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过程中积极应用催产素调节宫缩的重要性。方法从本人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中随机抽取60例积极给予催产素调节宫缩(A组),60例按常规处理产程(B组),同期未行无痛分娩的常规处理产程的初产妇随机抽取60例(C组),比较3组分娩结局。结果 A、B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B、C组,与B、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C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C组第一、第二产程分别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组第一、第二产程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无痛分娩开始至宫口开全之间的时间较B组缩短(P<0.05);3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无痛分娩过程中积极应用催产素调节宫缩可以缩短产程,缩短无痛分娩开始至宫口开全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安全无不良反应,缩短产妇分娩痛苦过程。
- 蒋芳
- 关键词:无痛分娩催产素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对分娩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单胎、头位、足月初产者95例为对照组,对镇痛效果、产程情况、产后出血量等项目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后产痛明显减轻(P<0.01),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有所延长(P<0.01),第二、第三产程无明显延长。结论该方法在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对产程和新生儿影响小,但其普及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 魏素花陶高见蒋芳丁蔚查越平
- 关键词:麻醉分娩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