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化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亚甲基
  • 2篇亚甲基蓝
  • 2篇甲基
  • 2篇甲基蓝
  • 2篇SERS
  • 1篇动力学
  • 1篇增强拉曼光谱
  • 1篇吡啶
  • 1篇吸附动力学
  • 1篇吸附态
  • 1篇拉曼
  • 1篇拉曼光谱
  • 1篇拉曼光谱研究
  • 1篇化学吸附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研究
  • 1篇
  • 1篇表面增强拉曼
  • 1篇表面增强拉曼...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徐铸德
  • 2篇蒋化
  • 2篇陈万喜
  • 1篇徐清华
  • 1篇陆云
  • 1篇李彩凤

传媒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吸附态的变化被引量:7
1998年
测量了吡啶分子在电化学处理的银表面和亚甲基蓝分子在硝酸刻蚀银表面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SERS谱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吡啶分子在较低的表面吸附分子密度时倾向于平躺方式;而在较高的表面分子密度时,则倾向于向垂直吸附态转化.亚甲基蓝分子在较低浓度时主要是平躺吸附,随Cl-浓度的增加,亚甲基蓝从“平躺”吸附态转向“站立”吸附态.
陈万喜徐清华蒋化徐铸德李彩凤
关键词:吡啶亚甲基蓝吸附态
亚甲基蓝化学吸附动力学的SERS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用硝酸刻蚀银表面SERS技术研究了亚甲基蓝在较稀浓度时的化学吸附动力学,对不同振动模式计算了吸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银表面上吸附均匀,吸附过程中没有吸附形态间的转化。在亚甲基蓝浓度较高时,我们观察到了与浓度较稀时明显不同的行为,并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另外,还考察了Cl-离子对亚甲基蓝在银表面上吸附形态的影响,观察到由“平躺”方式向“站立”方式的转变。
蒋化陈万喜徐铸德陆云
关键词:亚甲基蓝吸附动力学SER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