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丽丹

作品数:14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9篇护理
  • 5篇小儿
  • 4篇患儿
  • 3篇手术
  • 3篇麻醉恢复
  • 2篇躁动
  • 2篇手术患儿
  • 2篇术后
  • 2篇苏醒
  • 2篇切开
  • 2篇全麻
  • 2篇外科
  • 2篇小儿麻醉
  • 2篇麻醉恢复期
  • 2篇麻醉苏醒
  • 2篇麻醉苏醒期
  • 2篇儿童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13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4篇蒋丽丹
  • 7篇张溪英
  • 3篇王娜
  • 2篇罗桂琴
  • 2篇杨亮
  • 2篇孙阳丹
  • 1篇周星星
  • 1篇朱诗利
  • 1篇程玮涛
  • 1篇童易如
  • 1篇陈文劲
  • 1篇唐凤娇
  • 1篇刘晶晶
  • 1篇肖婷
  • 1篇郭曲练
  • 1篇刘瑞冰
  • 1篇屈双权
  • 1篇夏元喜
  • 1篇汤可香
  • 1篇汪丽娜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麻患儿麻醉苏醒期呼吸抑制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全麻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呼吸抑制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31日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将发生呼吸抑制的患儿作为研究组,将未发生呼吸抑制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呼吸抑制情况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纳入研究的100例患儿中,有8例发生呼吸抑制,发生率为8%。手术种类(扁桃体手术)、插管次数≥2次及呕吐误吸等均为全麻苏醒期患儿呼吸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呼吸抑制影响因素的重视,在围麻醉期应强化对患儿的呼吸道管理,保证抢救用物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避免发生呼吸抑制,促进有效通气,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胡巧蒋丽丹唐凤娇
关键词:全麻护理
心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后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斜视手术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宣教。比较EA的发生率以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术后10、20、30 min PAED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EA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U滞留时间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后EA的发生、并缩短PACU滞留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王娜蒋丽丹罗桂琴夏元喜张溪英
关键词:心理干预麻醉苏醒期躁动儿童
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麻醉处理
2006年
目的总结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对90例年龄12 ̄62d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监测患儿ECG、BP、HR、RR、PETCO2和T。结果全部病例麻醉诱导平稳,围麻醉手术期呼吸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维持在正常范围,PETCO2在34~42mmHg之间,术毕均顺利拔除气管导管,苏醒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为1~46min。结论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切术需加强围麻醉手术期管理,积极改善患儿一般状况,以气管插管全麻为宜,以确保安全。
张溪英汪丽娜蒋丽丹
关键词:幽门环肌切开术外科学麻醉腹腔镜婴儿
喘憋性肺炎并Ⅱ型呼衰患儿的护理体会
2006年
蒋丽丹刘瑞冰
PACU监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继续观察全麻后患者病情、使其由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由手术室安全回到病房的中转站。但长期以来,PACU护理记录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
蒋丽丹罗桂琴张溪英
关键词:PACU记录单护理管理
舒适护理对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接受全身麻醉后实施咽喉手术的100例患儿,按照患儿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手术期间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及在恢复室中的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恢复室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咽喉手术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杨亮蒋丽丹王娜孙阳丹张溪英
关键词:舒适护理麻醉恢复期躁动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PDT)后的并发症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05-2015年进行PDT的病例578例,分析并发症种类、处置方法和预后。随访3月至1年。结果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18例,并发症分别为出血、伤口感染、气管黏膜损伤造成窒息、气道内肉芽组织引起气道狭窄、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经过对症处理和积极抢救,多数痊愈,无直接与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损伤较小,但仍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需要神经重症医师了解和重视,及时处理救治,减少不良预后。
徐跃峤程玮涛王宁陈文劲蒋丽丹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手术并发症神经外科气道管理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即刻(L1)、入复苏室即刻(L2)、麻醉清醒时(L3)患者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两组麻醉复苏情况及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点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小儿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促进小儿麻醉复苏期恢复,且可降低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汤可香胡巧蒋丽丹康欣杜真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预见性护理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儿的影响被引量:2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麻醉诱导依从性[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术后切口疼痛[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及苏醒期躁动[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麻醉诱导前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ICC、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可减轻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期合作度,减轻术后切口疼痛,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
胡巧蒋丽丹王如香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患儿腹腔镜手术整体护理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被引量:18
2007年
蒋丽丹张溪英
关键词:小儿麻醉恢复期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