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李勤

作品数:35 被引量:37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湿地
  • 7篇气候
  • 6篇若尔盖高原
  • 6篇气候变化
  • 5篇沼泽
  • 5篇水文
  • 4篇氮磷
  • 3篇叶片
  • 3篇增温
  • 3篇水位下降
  • 3篇土壤
  • 2篇需水
  • 2篇幼苗
  • 2篇沼泽湿地
  • 2篇植被
  • 2篇若尔盖湿地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态
  • 2篇嫩江流域
  • 2篇重吸收

机构

  • 30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 1篇卡迪夫大学
  • 1篇白城市畜牧科...
  • 1篇云南交通运输...

作者

  • 34篇董李勤
  • 8篇程希平
  • 8篇张昆
  • 6篇王妍方
  • 5篇章光新
  • 5篇巩合德
  • 5篇姚鹏举
  • 4篇杨文
  • 2篇刘婷婷
  • 2篇牛芸
  • 2篇李楠
  • 1篇李峰平
  • 1篇宋亮
  • 1篇马红媛
  • 1篇杨悦锁
  • 1篇吴利华
  • 1篇范伟
  • 1篇程静
  • 1篇杨帆
  • 1篇杨斌

传媒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湿地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森林倒木采样分析用的刮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森林倒木采样分析用的刮取装置,包括有手持握筒和刮取组件,所述手持握筒的后侧设置有容腔槽,所述容腔槽内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手持握筒的后侧一边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有圆形挡片;所述刮取组件包括有圆筒...
刘婷婷巩合德王妍方牛芸董李勤
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被引量:11
2018年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苜蓿和羊草的出苗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苜蓿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出苗率最高(93%),土壤含水量为30%时最低(2%);在5%土壤含水量时羊草出苗率最大(76%),在30%含水量时最低(9%);随着含水量增加,紫花苜蓿和羊草幼苗根苗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7.5%~10%更适宜于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羊草种子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7.5%;综合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宜苜蓿和羊草播种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7.5%~10%和5%~7.5%。
杨焜马红媛马红媛杨帆杨帆赵丹丹董李勤
关键词:紫花苜蓿羊草土壤含水量出苗率幼苗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54
2011年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且未来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模式也会发生改变。从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水文与生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湿地生态水文学正在从单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为主要对象,发展成为以研究气候-水文-生态三者相互作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现关于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文-生态之间的关系多集中于单向作用的研究,特别是水文过程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较多,缺乏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全面认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水文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基于物理机制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逐渐成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湿地生态水文响应的重要工具。
董李勤章光新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生态水文
若尔盖高原湿地木里苔草生理生态特征对水深梯度的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木里苔草作为一种典型的高原湿地植被景观,其生理生态特征受到水深梯度变化的显著影响。选取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典型植物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5cm、-3.5cm、0cm、8cm和22cm水深梯度下株高、叶长和叶宽的生长特征及增长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叶氮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木里苔草在水深为8cm时呈现最大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其中以株高对水深梯度的响应最为显著,叶宽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并不明显,适度干旱或淹水都对木里苔草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叶绿素、叶氮含量和生物量也都在8cm水位下达到最大。通过此实验,可以阐明木里苔草生长对水深条件的响应,为若尔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依据。
董李勤杨文姚鹏举王洪军王妍方王妍方
关键词:生理生态水深梯度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175
2013年
以全球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目前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重点研究领域: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与水资源影响的定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演变趋势预估、气候变化对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中的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拟及陆-气模型耦合等重要技术手段。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李峰平章光新董李勤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模拟
2000—2019年若尔盖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2022年
基于2000—2019年逐年MODIS–NPP数据和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植被多年平均NPP为366.55 gC/(m^(2)·a),呈东高西低的态势;2000—2019年植被平均NPP总体上以1.66 gC/(m^(2)·a)的增加速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整个高原面积的95.75%。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植被多年平均NPP存在差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年际增长速率也有所不同,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若尔盖高原植被NPP与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降水量并不是影响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主导气候因子;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是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此外,还发现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对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的影响不同,年均最高温对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影响更为显著。
王耠熠张聪赵丽董李勤张昆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若尔盖高原气候因子
地级尺度下的云南省绿地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ESDA-GIS分析2008—2018年云南省地级区域人均公园绿地的变化格局,探究其绿地建设水平和结构变化,并借助离差系数来衡量绿地建设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2008—2018年云南省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形成集约发展态势;绿地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速的同步化程度较低,各州市的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西南、西北地区的协调度较高,而滇中地区的协调度则偏低。
唐静董继兴董李勤程希平
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探究被引量:10
2016年
森林体验既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体验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建设森林体验基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感知型、认知型、参与型等3种基地构建模式。通过梳理国内森林体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深化合作机制、健全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定位目标市场、提升专业素质等路径,以期为实现森林体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程希平董李勤巩合德陈鑫峰
1951-2017年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22年
为系统弄清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基于丽江气象站1951—2017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复小波的方法对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11个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1)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月最低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夏季日数、暖夜日数、暖昼日数、热日持续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持续指数、月平均日较差呈明显减少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大值、热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冷昼日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冰封日数在研究期内均为0 d;极端降水指数日降水≥1 mm的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强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中雨日数、持续湿期、年总降水量、5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大雨日数、强降水量、持续干期、1日最大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突变检验分析表明: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和降水指数的突变年份显著,大部分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其余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并且极端冷事件指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减少趋势,而极端暖事件指数夏季日数、暖夜日数和暖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增加趋势,热夜日数在研究期内只有2015年为1 d,其余年份均为0 d.3)周期分析表明:极端气温指数除冰封日数外的15个指数存在2~6个准周期,介于3~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0~56 a之间;11个极端降水指数存在4~6个准周期,介于4~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2~56 a之间;部分极端气温指数或降水指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主周期.
吴利华成鹏成鹏董李勤巩合德程希平魏爱英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降水突变检验
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分析与预估被引量:6
2015年
探讨了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对流域内不同降水频率下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CMIP全球气候模式下RCP2.6、RCP4.5和RCP8.5等3种排放情景,预测2030年、2050年和2100年嫩江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降水频率下的流域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为丰水年70.284亿m3,平水年118.696亿m3,枯水年169.343亿m3,反映了其与气候条件的相关性。3种排放情景下湿地生态需水量变化受到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共同影响,其中RCP2.6情景下需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RCP4.5和RCP8.5情景下需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到2100年分别达到147.337亿m3和132.659亿m3。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协调水资源需求间的矛盾,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将是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董李勤章光新张昆
关键词:嫩江流域气候变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