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显堂

作品数:1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主义
  • 8篇社会主义
  • 3篇社会主义市场
  • 3篇社会主义市场...
  • 3篇市场经济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发展观
  • 2篇邓小平
  • 2篇以人为本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人民
  • 2篇人为本
  • 2篇商品经济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观
  • 2篇社会主义理论
  • 2篇市场经济体制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主题

机构

  • 17篇长春大学
  • 9篇长春市委党校

作者

  • 18篇董显堂
  • 10篇蒋菊琴
  • 2篇刘中立
  • 1篇张学凤

传媒

  • 9篇长春大学学报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长春市委党校...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观初探
1998年
历史表明,在人类发展中,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观,用来反映、观察、判断和指导社会的发展,或构筑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社会观由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构成,是哲学、社会学、消费经济学及价值观和幸福观等综合反映,用来观察和规范社会或个人的发展,也是识别是非的有利武器,因此,社会观的培植和形成十分重要,要予以认真研究。
董显堂蒋菊琴
关键词:社会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主体思想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衔接,一脉相承。其中相承之脉是它们一贯倡导的人民利益标准和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奉行的价值目标。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主线。
蒋菊琴董显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个体人文化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个体人文化力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提高公民素质,重用文化人才,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对公民进行理想信念、平等文化、民主法制文化、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社会和谐文化、勇于担当文化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
蒋菊琴董显堂
关键词:国家文化软实力公民素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
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和指导原则——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思想
2002年
邓小平提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 ,为我国民主建设健康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实施 ,有效地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 ,规范了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 ,使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有了可靠的保证。为使我国民主建设实践在正确道路上顺利前进 ,邓小平还提出一系列的指导原则 ,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有秩序地进行 ;必须从国情出发 ,切合中国实际 ;
董显堂刘中立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政治建设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问题的探讨
1994年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问题的探讨蒋菊琴,董显堂建国以来到党的十四大之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和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探讨。尽管研究受有的时期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蒋菊琴董显堂
关键词: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商品经济
中苏两党对社会主义若干问题认识的比较研究
2006年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由于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和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等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不同的认识过程,最终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前途。
蒋菊琴董显堂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原则
2006年
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世界之本。人的本体地位表现在:人是客观存在的显示者和规定者,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人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揭示者;人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整个存在的意义的赋予者;人是存在之美的显现者,同时也是美的创造者。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世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是人的实践活动将世界二重化,在自在世界基础上创造了或者说叠加了一个人类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塑人与世界的关系,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以弘扬人的精神,树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董显堂蒋菊琴
关键词:以人为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被引量:2
1998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国企走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以至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蒋菊琴董显堂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观的超越本性被引量:1
2010年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超越性的理论。它是超越我国发展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发展理论,是超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而形成的发展理想,是超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而形成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超越世界发展理论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最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超越性根源于当代中国政府实践的超越性。
董显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被引量:1
2001年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其实质是如何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次系统地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董显堂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主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