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彩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食管
  • 6篇内镜
  • 5篇食管癌
  • 5篇胃镜
  • 5篇结肠
  • 3篇食管贲门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电活动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早期胃癌
  • 2篇食管狭窄
  • 2篇食管贲门狭窄
  • 2篇术后
  • 2篇探条

机构

  • 18篇河南科技大学...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董彩红
  • 9篇李敏
  • 7篇段明坤
  • 5篇高社干
  • 5篇吴利娟
  • 4篇单探幽
  • 4篇张广平
  • 3篇金建军
  • 3篇张英剑
  • 3篇赵勇洁
  • 2篇杨玉亭
  • 2篇郝曙光
  • 2篇冯笑山
  • 2篇张世同
  • 2篇乔娜娜
  • 2篇连建学
  • 2篇赵双琴
  • 2篇王萍
  • 1篇刘卫华
  • 1篇吴淑贞

传媒

  • 5篇食管疾病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食管上段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食管恶性狭窄临床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4月至11月我院经治的17例食管上段恶性狭窄(其中5例合并食管瘘)行PEG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手术的治疗经过及并发症。结果17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均成功,3例分别在2周、2个月及2.5个月后脱管,再次置管,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EG对于食管恶性狭窄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支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梦曦董彩红单探幽袁小志高社干
关键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食管狭窄营养支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Hassab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2008年
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肝硬化门静脉(PV)高压症患者Hassab术后不同时期PV主干和门静脉左支(LPV)、右支(RPV)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评价术后不同时期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结果与术前比较,Hassab术后12个月时PV主干内径、RPV内径较术前14 d时缩小(P〈0.05),LPV变化不明显(P〉0.05),PV主干和LPV最大血流速度、LPV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P〈0.05)。RPV平均血流速度在术后6个月时较术前减慢(P〈0.05)。术后3~24个月Child-Pugh A级患者比例升高,与术前比较,P〈0.05。认为Hassab术后12个月,PV主干及RPV内径不同程度缩小,其血流速度、血流量均不同程度减慢、减少。术后24个月内肝功能改善明显。
张英剑王萍董彩红金建军赵双琴张世同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
老年脑梗死患者胃电活动及胃运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电活动与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排空分数(EF),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并与2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排空功能延迟、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及主功率比降低,以恢复期第7天为明显[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50.43±4.27)%,餐后、餐前功率比(0.7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存在胃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英剑董彩红王萍金建军
关键词:脑梗死胃电节律失常胃排空
超声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局部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放大窄带成像内镜(ME-NBI)与手术标本活检检查结果,分析EUS对早期食管癌病灶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EUS与ME-NBI检查,记录两组患者食管癌病灶浸润深度,评价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率。结果10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包含超声内镜(EUS)诊断为M1-M2者59例、M3-SM1者34例、SM2及以上者16例。对M1-M2、M3-SM1与SM2及以上病变与病理学比较诊断准确率,EUS分别为40.68%、41.18%、100.00%,而ME-NBI分别为81.36%、79.41%、100.00%;EUS与ME-NBI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分布为49.54%和83.49%,ME-NBI明显高于EUS(P<0.05)。EU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297),ME-NBI IPCL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64)。结论EUS与ME-NBI均可用于早期食管癌临床诊断,且对SM2及以上者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率;对SM2以下而ME-NBI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率均优于EUS诊断,临床上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袁小志杨瑞娜董彩红常保萍
关键词:超声内镜早期食管癌
中国食管癌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修订版)
2024年
光动力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肿瘤,从而达到根治性或姑息性治疗的目的,光动力治疗创伤小、组织特异性强,而且可以进行反复治疗,在早期或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描述了食管癌光动力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的处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等,并经专家组讨论达成此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光动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高社干董彩红单探幽
关键词:食管癌光动力治疗
18例伪膜性肠炎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seudrmembranous colitis,PM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6年来诊治的18例P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MC是一种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并发症,易发生在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及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的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发现多数患者伪膜呈连续性或散在性分布。结论:抗生素不规范应用是主要病因,尤其老年及重症患者,结肠镜检查是诊断PMC快速而可靠的方法,治疗应停用相关抗生素口服甲硝唑、万古霉素和益生菌是治疗PMC有效方法。
吴利娟赵勇洁董彩红乔娜娜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结肠镜
结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免疫机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结肠安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IgAI、gG及NO的影响,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结肠安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结肠安灌胃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组、结肠安灌肠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肠组,10只/组。用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3 d后给予相应治疗药物,连续3周。观察黏膜损伤诊断指数(colon mucosal damage index,CMDI)变化并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IgA、IgG及ON及结肠组织的NO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CMDII、gG及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肠安组与模型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比较,可明显降低大鼠IgG、ON水平(P<0.05,P<0.01)。结论:结肠安胶囊治疗UC的机制与免疫调节及降低ON水平有关。
杨玉亭秦毅民李洛平董彩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制一氧化氮
结肠安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6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结肠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将13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结肠安胶囊(由蒲公英、黄连、白及、黄芪、白头翁、黄柏、败酱草、木香、三七、当归、白芍、秦皮、枳实等组成)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肠镜、病理组织学疗效结果、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7%,肠镜下肠粘膜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84%,病理组织学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6.15%,对SOD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对LP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肠安胶囊对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结肠粘膜损伤、促进溃疡修复、调节免疫机能以及提高SOD活性、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连建学刘卫华董彩红唐晓明徐正顺吴淑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LPO
术中内镜在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作用(附21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术中内镜在剖腹探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我院因小肠出血不能确诊需剖腹探查的21例患者进行了术中内镜检查,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本组21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全部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术后21例未见再出血。结论在诊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术时应配合术中内镜,可提高病变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吴利娟赵勇洁董彩红乔娜娜李敏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术术中内镜
洛阳地区20年间食管病变的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食管癌、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食管炎三类食管病变的发病现状及发生规律。方法对20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0 646例三类食管病变,依据其类别、年龄、性别、城乡差异进行前、后十年对比以及性别年龄段分布,分析其发病过程及流行病学现状。结果后十年与前十年对比,三类病变绝对数值分别增加1258例、297例和279例;发病年龄分别延迟4.05年、4.95年和3.24年;性别构成为男性多于女性,与前十年没有明显变化(P>0.05);城乡构成为农村多于城市,食管炎和食管癌城乡构成较前十年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农村发病比例较前十年显著增多(P<0.05);食管癌和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男女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69岁,而食管炎男女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59岁。结论提示食管癌仍是洛阳地区最常见的食管疾病,而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发生规律与食管炎和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
冯笑山侯建峰董彩红高社干王公平张广平郝曙光周博陈强茹艺
关键词:食管炎食管癌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