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肖虹

作品数:81 被引量:1,297H指数:2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阿尔金断裂
  • 19篇青藏高原
  • 14篇隆升
  • 12篇青藏
  • 10篇盆地
  • 9篇青藏高原隆升
  • 9篇高原隆升
  • 7篇断裂带
  • 7篇新生代
  • 7篇裂带
  • 7篇阿尔金断裂带
  • 7篇柴达木盆地
  • 6篇油气
  • 4篇地质
  • 4篇造山带
  • 4篇中-新生代
  • 4篇山带
  • 4篇中生代
  • 4篇走滑
  • 4篇勘探

机构

  • 72篇吉林大学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7篇防灾科技学院
  • 6篇长春科技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青海油田
  • 3篇长春地质学院
  • 2篇中国石油
  • 2篇青海石油管理...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1篇葛肖虹
  • 29篇刘永江
  • 28篇任收麦
  • 24篇刘俊来
  • 14篇袁四化
  • 6篇吴光大
  • 6篇潘宏勋
  • 5篇李伟民
  • 5篇马文璞
  • 4篇叶慧文
  • 4篇王敏沛
  • 3篇郭新转
  • 3篇段吉业
  • 3篇马立祥
  • 3篇陈文
  • 3篇常丽华
  • 2篇杨振宇
  • 2篇李桐林
  • 2篇董清水
  • 2篇孙知明

传媒

  • 6篇中国地质
  • 6篇地质通报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地质科学
  • 2篇世界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第六届地质构...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宁镇地区大地构造的几点认识
镇山脉地质》问世五十年来,人们对于宁镇山脉构造的传统认识可以简括为:南京与镇江之间的三条弧形山带,分别是三个复式背斜带,即自南而北的汤—仑背斜带,宝—巢背斜带和青龙—仑背斜带。其间有两个谷地,则分别为华—亭向斜和范家场向...
葛肖虹
关键词:地壳运动推复构造复背斜复向斜冲断层逆断层
我国南北地震构造带的由来
@@纵贯我国中部的南北向地震构造带,北起贺兰山以西,经龙门山至横断山,历来引起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上世纪50年代张文佑(1959)在他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一书中详细论证过南北构造带对中国大地构造的划分意义,指出以此为界...
葛肖虹
文献传递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内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的地质研究
段吉业张兴洲葛肖虹刘招君林强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内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的地质研究深部地质调查研究项目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地质学课题,编号为:8506202-1。通过地表地质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对...
关键词:
关键词:深部构造微板块地学
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被引量:112
1989年
本文从周缘环境的演变上论述了华北古板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T—J_2因相邻古板块之间碰撞和陆内俯冲,导致南北边部Ew向推覆造山带的形成;J_3—K_1由西太平洋活动高潮期形成的NNE向造山带波及古板块内部;K_2—R由于滨太平洋带的弧后拉张作用,形成板内陷落带和断块山,本文强调板内次级构造单元应按古板块碰撞的不同阶段和特征予以划分和厘定。
葛肖虹
关键词:造山带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被引量:97
2006年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西部环境变迁起着决定性影响。通过对柴达木、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的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时空坐标,认为高原隆升可分为三大阶段:(1)古近纪期间青藏高原隆升仅限于冈底斯山一带。当时,受行星纬向气候带控制,中国西北地区为干旱亚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环境,大面积准平原化、泛盆地化,在构造上处于伸展-夷平的拉张环境,与现今亚洲大陆东部相似;(2)青藏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1.7Ma)。因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的阻隔,古近纪的纬向气候带逐渐转变为中亚季候风,古黄土(22Ma)、三趾马动物群的发育,说明高原北缘当时为干旱的荒漠草原环境。同时,这次隆升引起中-晚中新世中国西部广袤地域古地形-构造面貌的变化;(3)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0.9~O.8Ma。早更新世晚期,印度洋快速扩张,印度板块向中亚大陆脉冲式(A型)陆内俯冲,使得高原快速挤压隆升。这次隆升不仅使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形成。同时,高原隆升使高原内部和周边出现强烈的挤压构造变形,如柴达木、河西走廊、塔里木、吐鲁番哈密、准噶尔等诸盆地内几万米厚度中-新生界的构造变形与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的挤出式双向推覆隆升,形成了中国西北的盆-山地貌。现今,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高寒草原开始退化,造成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的荒漠化,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袁四化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古近纪中新世环境变迁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被引量:211
1999年
北祁连山是发育在新元古代大陆克拉通背景上的板内造山带,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1) 早古生代是克拉通裂解的拗拉槽而不是大洋盆地,其西延部受阿尔金断裂左行错移约350 ~400 km ,对应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满加尔 阿瓦提坳陷,它们共同构成了“西域板块”之上的震旦纪 早古生代统一的拗拉槽,早古生代末“祁连事件”使拗拉槽闭合形成古祁连山。(2) 晚古生代 中三叠世古祁连山遭受夷平,作为新克拉通盆地的一部分,接受了稳定型沉积,中三叠世末由于羌塘板块碰撞的影响,引起了印支期的板内褶皱,但并未形成强烈的造山带。(3) 中生代 第三纪北祁连处于准平原化阶段。造山带最终形成于早更新世末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属于推覆造山,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步,它们都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陆
葛肖虹刘俊来
关键词:陆-陆碰撞
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测定阿尔金断裂系多期活动的时代被引量:7
2000年
陈文葛肖虹叶慧文刘新宇刘永江张思红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系
吉林东部中、俄、朝边界地区大陆边缘构造
<正>区域地球物理位场特征及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古生物、岩浆岩及构造样式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吉林东部造山带由吉林中部地体和珲春地体组成,两者由南北走向的牡丹江-图们江-清津江构造带分隔。 (1)珲春地体包括中国的绥芬河、...
刘先文申宁华葛肖虹李桐林
文献传递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被引量:105
1998年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1)关于断裂形成时代的研究,目前存在3种不同认识。其一,认为早古生代阿尔金断裂就已存在,强调自早古生代以来断裂的多期活动;其二,认为断裂从华力西—印支期就开始活动;其三,作者根据柴达木盆地中由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而引起的“反S型”同沉积构造的雏型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因而认为阿尔金断裂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查明断裂带内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块究竟属于原地岩块还是异地岩块?同时应对断裂本身进行变形年代学研究;(2)断裂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这关系到断裂两侧原有构造带、地块和原型盆地的构造复位问题,作者认为通过断裂旁侧牵引构造形成的过程来研究断裂运动学演化的特征是一重要途径;(3)断裂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这3个科学问题的解决,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格架,对于中国西北地区找油勘探的战略部署都有重要意义。
葛肖虹张梅生刘永江叶慧文石采东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运动学断层
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测定阿尔金断裂系多期活动的时代
目前阿尔金断裂已成为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阿尔金断裂多期活动时代研究是关键.为了很好地确定阿尔金断裂多期活动发生的时间,我们对一些与走滑韧性变形同变形期的多期矿物进行了激光微区<'40>Ar/<'39>Ar...
陈文葛肖虹叶慧文刘新宇刘永江张思红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阿尔金断裂同位素测年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