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低渗油藏水驱后注CO_2补充能量机理及方式优化被引量:21
- 2019年
- 注CO_2是解决水驱后低渗油藏压力下降快、能量恢复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文中将水驱后低渗储层划分为水相未波及区、无(弱)水敏伤害区及水敏伤害区,针对其成因分别揭示了CO_2接触动用孔隙中剩余油、恢复储层能量的机理,提出了注气开发中的异步注采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常规连续注气、周期段塞注气及异步注采3种方式下的开发指标。结果表明:周期段塞注气一定程度延缓了气窜时间,开发效果略好于连续注气;异步注采方式在宏观上抑制气窜、增大波及体积和微观上增加CO_2与原油接触的双重作用下,采出程度和换油率均高于连续注气,分别比连续注气提升了4.30,0.12百分点。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了异步注采方式下储层压力恢复水平界限,结果显示,最优压力恢复水平为1.10倍最小混相压力。
- 王智林林波葛永涛姚富来李晓南
- 关键词:低渗储层
- HJ油田H8断块E_1d_2^(1-2)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室内试验
- 2003年
-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HJ油田H8断块E_1d_2^(1-2)油藏聚合物驱油试验模拟条件,选取试验参数(包括聚合物产品选择、聚合物浓度选择、岩心驱替试验流速确定、预剪切速度确定、岩心环压确定),设计试验流程,确定试验步骤,并得到了相应的试验结果,为该单元聚合物驱油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 葛永涛李娟汪强
- 关键词:注聚合物驱替试验戴南组
- 低渗油藏注气前缘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CO_(2)气驱过程中,对气相前缘运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预防气窜,改善开发效果。基于长岩心CO_(2)驱替实验及X-CT测试,揭示了非均质性对气相前缘运移的影响。通过抽提机理模型数值模拟总结了非均质条件下的压力前缘、组分前缘、气相前缘的运移特征,明确了不同的注入速度对气驱前缘运移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气驱前缘的运移速度会随着渗透率的上升而增大,高渗岩心中的气相前缘运移速度比低渗快25%以上;机理模型中,七点法情况下压力前缘接近六边形,而气相前缘和组分前缘接近于菱形;随着注入时间的增加,气相前缘的移动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后期移动速度上升,速度越来越大,且注气速度越大,气相前缘移动速度越快。研究结果为低渗油藏气驱开发的前缘预测及控制提供依据。
- 顾骁王智林葛永涛阎焕玉
- 关键词:非均质性
- 真武油田真35断块聚合物驱优化方案设计
- 在江苏油田已投入开发的油藏中,真武油田真35断块等属于高含水开发单元,总体上来看,在开发期间通过转注采油井、完善井网及细分层系等合理调整部署,使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物性差、层间及平面矛盾突出、水窜严重,同时受地层条...
- 葛永涛
-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藏开发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江苏油田CO2吞吐技术与应用成果
- 江苏油田CO2吞吐经历了从室内实验研究准备、现场实验到工业化推广的发展过程,开发了一套包括地质、实验、油藏、工艺等方面的配套专有技术,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相对完善的CO2吞吐工业化推广应用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思路.
- 张心文巢忠堂李娟葛永涛
- 关键词:二氧化碳吞吐混相驱油油藏地质
- 文献传递
- 低渗透油藏CO2吞吐参数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从室内研究、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等方面对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进行深入的研究,详细分析了选井选层、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返排速度、浸泡时间、吞吐周期和转抽防冲距等渗数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口低渗透试验井累计注入3431t,累计增油2313t,CO2平均换油率0.67t油/tCO2,试验成功率不断提高。可见,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 钱卫明程诗胜葛永涛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CO2采油量原油增油量换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