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姝云

作品数:36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4篇口腔
  • 14篇癌变
  • 11篇癌变过程
  • 11篇白斑
  • 9篇口腔白斑
  • 7篇口腔扁平
  • 7篇口腔扁平苔藓
  • 7篇扁平苔藓
  • 6篇黏膜
  • 6篇口腔癌
  • 6篇口腔黏膜
  • 5篇基因
  • 4篇牙周
  • 4篇基因表达
  • 4篇癌前
  • 3篇牙周炎
  • 3篇药物
  • 3篇琥珀
  • 3篇琥珀酸
  • 3篇琥珀酸脱氢酶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口腔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葛姝云
  • 17篇周曾同
  • 8篇周海文
  • 7篇娄佳宁
  • 4篇李德懿
  • 2篇吴岚
  • 2篇沈雪敏
  • 2篇周永梅
  • 1篇李晗卿
  • 1篇陈梁
  • 1篇冯靳秋
  • 1篇邓一文
  • 1篇叶军
  • 1篇唐国瑶
  • 1篇汪战红
  • 1篇顾晶晶
  • 1篇张羽
  • 1篇王宇峰
  • 1篇赵隽隽
  • 1篇陈俊俊

传媒

  • 10篇临床口腔医学...
  • 6篇口腔疾病防治
  • 5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炎和龋病发病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深化牙周炎和龋病的病因认识。方法短时间(1a)内在口内初诊成人(18~50岁)中,选择重度慢性牙周炎(CP)患者70例和龋敏感(CS)患者50例,检查CP组患者的牙体龋坏情况及CS组患者的牙周状况,探讨牙周炎和龋病两者发病的关系。结果CP患者口腔中确实少有龋齿,CP和CS组的龋齿指数(DFS)分别为1.46±2.60和17.32±7.55(P<0.001);CS患者的牙周情况较好,CS和CP组的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TNI)分别为0.98±0.63和3.24±0.62(P<0.001),CS和CD组的失牙数无显著差别,分别为1.90±3.34和1.10±1.85。仅发现3例患者(2.4%)既符合CS又符合CP组条件。结论:牙周炎和龋病的发病可能有对抗倾向,两者生态联系和相互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李德懿顾晶晶赵隽隽葛姝云汪战红叶军
关键词:牙周炎龋病发病关系
口腔扁平苔藓临床预测模型初探
目的:通过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建立OLP患病风险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对我院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的358例OLP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6...
高雅杨靖雯孙慧敏葛姝云周海文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列线图
口腔白斑癌变相关基因
本发明涉及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表达持续降低的基因。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表达持续降低的基因有10条,它具有如SEQID:1、SEQID:2、SEQID:3、SEQID:4、SEQID:5、SEQID:6、SEQID:7、...
周曾同葛姝云
文献传递
大鼠舌癌癌变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口腔癌变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喂养Wistar大鼠9-32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0例大鼠舌癌变过程不同病理阶段组织中SDH的表达水平。结果: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组织病理分级中,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鳞癌组织中SD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黏膜(P<0.05或P<0.01)。SDH表达与组织的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结论:SDH基因表达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相关,三羧酸循环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葛姝云娄佳宁周曾同
关键词:口腔癌变琥珀酸脱氢酶实时荧光定量PCR
精神压力与牙周炎关系的临床调查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探讨精神压力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44例和牙周健康者42例,采用评估就诊者心理卫生问题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研究精神压力和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以SPSS10.0软件包进行相应分析。结果:2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牙周炎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其他(饮食睡眠等影响)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牙石指数(CI)等临床参数与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呈显著性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压力与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可能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子。
葛姝云李德懿
关键词:牙周炎焦虑抑郁
上唇静脉畸形治疗后并发肉芽肿性唇炎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2025年
目的探讨上唇静脉畸形治疗后并发肉芽肿唇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上唇静脉畸形治疗后并发肉芽肿性唇炎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肉芽肿性唇炎进行分析。患者,30岁,男性,因唇部出现鲜红斑首诊于外院皮肤科,疑为过敏性皮炎,对症治疗,红斑症状未见改善。后于外院口腔科就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予“聚多卡醇”和“博来霉素”注射治疗后,唇部鲜红斑好转,但肿胀加重半年余,于本院口腔黏膜科就诊,接诊时上唇及唇周皮肤肿胀明显,右侧上唇有红色斑片残留,充血,上唇质韧,有硬结,边界不清,动度差,病理学检查示上唇黏膜上皮增生,表面过角化,上皮下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及小唾液腺慢性炎症,黏膜下层见灶性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呈肉芽肿性炎表现。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表现,诊断为肉芽肿性唇炎。予患者左右两侧上唇黏膜深层分别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0.3 mL(40 mg/mL,1 mL/瓶)行局部封闭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 mg/Qd);1周后复诊症状好转、继续原方案治疗;2周后复诊,唇部肿胀状态明显改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调整5 mg/Qd。患者4周后复诊,唇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双唇颜色及柔软度明显改善。停止局部封闭治疗及口服药物,嘱上唇局部涂抹曲安奈德软膏,Bid。结果患者治疗8周后复诊,唇部色、形、质保持正常状态,嘱患者停药随访。回顾相关文献表明,肉芽肿唇炎病因不明,与遗传易感性、牙源性感染、过敏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临床需与唇部静脉畸形、唇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克罗恩病、结节病等疾病鉴别。目前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治疗仍以局部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或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本例患者在�
杨扬周海文葛姝云
关键词:肉芽肿性唇炎药物因素曲安奈德博来霉素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环状RNA的异常表达谱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 及其在OLP 发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研究OLP 的发病机制及癌变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12 例OLP 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
宋雨翰徐思明邵彦雄葛姝云周海文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
4NQO诱导大鼠舌白斑癌变过程中血清代谢谱变化
目的:口腔癌的发生经历了上皮异常增生至浸润癌的演变过程。对癌前病变发生的分子机制及阻断研究成为口腔癌防治的重要前沿。方法:本研究采用4-NQO诱导的鼠舌白斑癌变动物模型,用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白...
葛姝云周曾同
关键词:口腔黏膜癌变代谢组学代谢物三羧酸循环
文献传递
绞股蓝总甙对鼠舌白斑癌变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药绞股蓝总甙(Gypenosides,GP)对实验性口腔白斑癌变过程的阻断作用及其对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n=25)、中药干预组(n=30)、正常对照组(n=5)和中药对照组(n=10)。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白斑癌变,中药绞股蓝总甙水溶液灌胃干预癌变过程,取9、13、20、24、32周舌背黏膜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DH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干预组舌背黏膜异常增生发生率明显低于癌变模型组,SDH表达明显高于癌变模型组(P<0.01或P<0.05),尤其在20、24周时。结论:绞股蓝总甙对实验性口腔白斑癌变有阻断作用,通过影响SDH表达以修复三羧酸循环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娄佳宁葛姝云周曾同
关键词:绞股蓝总甙口腔白斑癌变琥珀酸脱氢酶
口腔红斑研究进展
2005年
口腔红斑是一种少见且恶变率高的口腔癌前病变,但目前关于口腔红斑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就口腔红斑的定义、流行病学研究、恶变率、病因学调查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葛姝云周曾同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恶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