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宜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3-羟基丁酮
  • 3篇发酵
  • 3篇发酵法
  • 2篇生物发酵
  • 2篇生物发酵法
  • 2篇葡萄糖酸
  • 2篇葡萄糖酸钠
  • 2篇曲霉
  • 2篇菌株
  • 2篇黑曲霉
  • 2篇发酵法生产
  • 2篇发酵培养
  • 2篇发酵培养基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油脂
  • 1篇油脂分析
  • 1篇生物合成
  • 1篇双水相
  • 1篇双水相体系

机构

  • 7篇山东省食品发...
  • 2篇山东轻工业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潍坊英轩实业...

作者

  • 8篇范宜晓
  • 6篇刘建军
  • 6篇赵祥颖
  • 4篇田延军
  • 4篇杨丽萍
  • 4篇张家祥
  • 3篇赵晨
  • 2篇乔君
  • 1篇陈卫
  • 1篇张立鹤
  • 1篇陈永泉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山东食品发酵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黑曲霉SFGT601产葡萄糖酸钠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一株耐高温、耐高糖的葡萄糖酸钠生产菌株Aspergillus niger SFGT601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利用5L发酵罐对其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理想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20 g/L,玉米浆3.5 g/L,酵母青2.0 g/L,硫酸镁1.5g/L,然后进一步考察了pH值和溶解氧对其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pH和溶解氧控制策略为溶解氧20%,0~8h控制pH值5.5~6.0,8~22h控制pH值5.0~5.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菌株SFGT601的葡萄糖酸钠产量提高到326.0 g/L.
田延军张家祥杨丽萍乔君赵祥颖范宜晓刘建军
关键词:葡萄糖酸钠黑曲霉发酵培养基
柠檬酸高浓度发酵过程中糖化酶活性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在进行柠檬酸高浓发酵的研究中发现,柠檬酸高浓发酵残糖高的主要原因是发酵料液中的糖化酶迅速失活、液化淀粉糖化不完全。对生产菌株分泌糖化酶的性质进行研究显示,该酶能够耐受较低pH值,在pH 2.0以下时仍能保留50%以上的酶活性,但对柠檬酸耐受性较差,20 g/L柠檬酸就会对酶活力造成强烈抑制,酶活力损失达90%以上。通过在发酵料液中预加商品糖化酶,加快糖化进程,及时完成糖化,解决了柠檬酸高浓度发酵残糖高的问题。
赵祥颖乔君马钦元刘建军田延军范宜晓赵晨
关键词:黑曲霉柠檬酸高浓度发酵糖化酶
发酵液中3-羟基丁酮的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分离
2016年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它的下游分离工艺的确定,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而温和的分离技术,已经在有机物质的分离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开展了该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发酵液中3-羟基丁酮的研究,考察了双水相体系的种类以及组成比例对3-羟基丁酮萃取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双水相体系为无水乙醇/磷酸氢二钾,当无水乙醇的质量浓度为26%(m/m),磷酸氢二钾的质量浓度为25%(m/m),此时的3-羟基丁酮分配系数为16.81,回收率高达98.2%,放大操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的稳定性较好,体系规模的改变不会影响到3-羟基丁酮的分配系数和回收率,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通过减压蒸馏和结晶得到了3-羟基丁酮二聚体产品,进一步验证了该工艺在3-羟基丁酮分离中的应用潜力。
田延军刘建军赵祥颖范宜晓陈卫陈永泉
关键词:3-羟基丁酮二聚体双水相萃取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Bacillus subtilis SF4-3产3-羟基丁酮发酵培养基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Placke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对产3-羟基丁酮Bacillus subtilis SF4-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分别为酵母膏、玉米浆和尿素,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一步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得到3因素的最佳浓度。在优化培养基下,3-羟基丁酮的产量达51.2g/L,比优化前提高了51%。
范宜晓赵祥颖张家祥杨丽萍刘建军
关键词:BACILLUSSUBTILIS3-羟基丁酮响应面法
产3-羟基丁酮菌株的筛选及产物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SF4-3,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该菌株在37℃,180 r/min摇瓶培养96 h,3-羟基丁酮产量为33.90 g/L,利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菌株SF4-3的发酵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产物为3-羟基丁酮,纯度为95%以上,不产2,3-丁二酮或2,3-丁二醇。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范宜晓赵祥颖张家祥杨丽萍刘建军
关键词:3-羟基丁酮菌种筛选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
3-羟基丁酮(acetoin),又名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呈香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以及烟草等领域。目前,3-羟基丁酮的生产主要是以丁二酮或2,3-丁二醇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合成,但是存在原料来源不足、工艺复杂、环...
范宜晓
关键词:生物合成发酵工艺菌株筛选
文献传递
发酵法生产DHA过程中油脂及DHA质量分数的快速定量测定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发酵法生产DHA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的需求,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菌体细胞中油脂及DHA含量的方法。主要考察了菌体干燥,菌体细胞破壁方法、油脂抽提溶剂、油脂甲酯化方法以及内标选择等对菌体内油脂及DHA含量测定的影响等,确定了以湿菌体为分析样本,采用酸热法细胞破壁、正己烷抽提油脂、十九烷酸甲酯为内标、碱催化甲酯化测定发酵液中油脂及DHA含量方法,整个分析过程可在1~2 h内完成,特别适合DHA发酵过程的中间分析化验。
赵祥颖赵晨张家祥杨丽萍刘建军田延军范宜晓
关键词:DHA油脂分析发酵控制海洋真菌
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及发展被引量:4
2013年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多羟基有机酸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建筑等行业。本文简述了葡萄糖酸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对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和多相催化氧化法4种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在分析当前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现状的前提下,对未来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韩延雷范宜晓赵晨张立鹤
关键词:葡萄糖酸钠生物发酵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