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青
- 作品数:2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asan分型A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
- 2024年
- 目的探讨Hasan分型A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2例Hasan分型A型CICAO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AOL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2级为再通成功;术后依据北美NASCRT法评估术后再狭窄(狭窄率≥50%)。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16例采用血管内治疗,16例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术后血管再通成功22例,未成功10例;治疗成功率为68.7%,其中血管内治疗的成功率为62.5%(10/16),复合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75.0%(12/16)。7例(血管内治疗4例,复合手术治疗3例)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2例、血管夹层2例、支架内血栓1例。3例术后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有临床症状,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术后6个月,mRS评分0~2分27例,3~5分5例。结论Hasan分型A型CICAO病人行血管内治疗及复合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与血管内治疗相比,复合手术治疗的技术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姜世豪夏源艾孜买提江·吐尔逊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王凯阿西木江·阿西尔苏日青卡合尔曼·卡德尔王增亮买买提力·艾沙成晓江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复合手术
- 一种神经内镜保护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保护鞘,它包含设置在神经内镜手柄部(1)端部的定位套(2),该定位套(2)的一端向外轴向延伸出一圈供穿刺管(3)间隙通过的鞘套(4),所述的鞘套(4)整体为一个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定位套(2)...
- 周凯范雁东张庭荣赛力克吴鹏飞成晓江钱征苏日青冯兆海
- 文献传递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杜郭佳更·党木仁加甫刘波朱国华陈小红苏日青范雁东
-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全世界导致死亡的病因中脑血管疾病排名第三位,同时脑血管病又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元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干细胞移植治疗
- 儿童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儿童脑积水43例,其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0例(手术组),对手术前后的CT/MRI、脑电图、SPECT、发育商DQ进行对比,评价术后患儿脑认知功能康复的情况。未行手术23例(未手术组),出院后正常育儿,于诊断后2周、2个月、6个月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手术组术后2周与术前及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未手术组比较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2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发育商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术后发育商(DQ)值呈上升趋势改变(P〈0.01),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变化不明显,脑电图异常率、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使脑认知功能改善,术后脑室大小的变化不明显。
- 范雁东杜郭佳汪永新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吉文玉苏日青王昀马振凯孟克更·党木仁加甫
- 关键词:儿童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脑认知功能
- 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会行为)及脑室额角宽度测量,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2、6个月与术前相比智能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有8/20和15/20患儿DQ恢复正常。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发育的改善及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 范雁东杜郭佳汪永新何萍朱国华麦麦提力.米吉提吉文玉苏日青王昀马振凯更党木仁加甫
- 关键词: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脑认知功能
-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7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单、多因素回归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407例患者中,根据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卒中组(n = 200)和未卒中组(n = 207),200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49.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同侧有脑灌注降低、高颈动脉斑块分级、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1)。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同侧有脑灌注降低、高颈动脉斑块分级、总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年龄、同侧有脑灌注降低、高颈动脉斑块分级、总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警惕其发生缺血性卒中。
- 姜世豪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苏日青阿西木江·阿西尔买买提力·艾沙卡合尔曼·卡德尔艾孜买提江·吐尔逊成晓江
-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
- 改良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索一种创伤小、简便、可重复强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选取240~280g SD成年大鼠16只,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24小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4小时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并计算梗死面积/半球面积.结果 4、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为1.75±0.68和2.88±1.13;24小时TTC染色示梗死面积/半球面积为(0.45±0.11)%;造模成功率93.75%.结论 该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效果较理想.
- 杜郭佳朱国华范雁东苏日青党木仁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将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组15例,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组15例,全部患者给予全身静脉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感染治愈率、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持续引流组和间断引流组的感染治愈率均为87%,平均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8.9天和9.1天,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腰大池置管持续或间断引流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基本相同。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或间断引流配合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颅内感染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杜郭佳周斌陈小红朱国华付强苏日青范雁东党木仁
-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颅内感染
- 血管内治疗小脑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治疗小脑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TDAV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例T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经动脉入路采用Glubran胶栓塞9例、采用Onyx胶栓塞17例,采用Onyx胶经动脉入路联合经静脉入路球囊辅助栓塞2例。观察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中,TDAVF完全栓塞22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栓塞失败3例。1例因Glubran胶反流导致右侧小脑半球亚急性梗死。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5个月至6年)。19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包括13例治愈(症状消失)和6例症状好转的患者,其余9例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的15例患者均未见TDAVF复发。结论血管内治疗TDAVF疗效较好,手术风险较低。
- 赵常发杜郭佳阿迪力江·艾则孜苏日青成晓江买买提力·艾沙
- 关键词:动静脉瘘硬脑膜小脑幕
- 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索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CtIP)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添加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诱导脑内皮细胞氧化应激,采用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技术制备CtIP基因表达和沉默表达细胞系,Caspase-3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免疫印迹检测细胞CtIP、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CtIP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CtIP后,Caspase-3的表达降低至正常细胞的1/3水平(相对表达量),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而干扰CtIP表达后,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至正常细胞的4/5水平(相对表达量),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提高。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CtIP基因显著上调BRCA1和ZBRK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了p21基因的表达。结论证实CtIP基因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CtIP基因与BRCA1、ZBRK1和p21基因在损伤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 杜郭佳更·党木仁加甫范雁东苏日青巴特·龚高昂
- 关键词:脑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