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为谦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疗效
  • 4篇脑卒中
  • 3篇中风
  • 3篇神经功能
  • 3篇通络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脑梗
  • 3篇急性
  • 2篇血管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脑梗塞
  • 2篇后抑郁症
  • 2篇加味
  • 2篇梗塞
  • 1篇地平
  • 1篇递质

机构

  • 12篇泉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2篇苏为谦
  • 11篇庄清芬
  • 4篇欧凌君
  • 1篇陈海清
  • 1篇郭伟聪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窍化瘀汤加减辅助治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通窍化瘀汤加减辅助治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就诊于泉州市中医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辅治组和常规用药组,每组36例。常规用药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中药辅治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窍化瘀汤加减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中药辅治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常规用药组(72.22%)(χ^(2)=6.400,P=0.011)。治疗20 d后,2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药辅治组低/高于常规用药组(P<0.01);2组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脑血管阻力小于治疗前,且中药辅治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用药组(P<0.01);2组MDA、ox-LDL水平低于治疗前,GSH-Px、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中药辅治组低/高于常规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通窍化瘀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庄清芬王锡滨苏为谦陈燕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74例被引量:3
2012年
阵发性房颤(P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可反复、持续发作,增加脑栓塞发生的危险。在治疗原发心脏病的基础上,减少PAF发作次数.尽快转复窦率。控制复发是PAF治疗的临床目的。胺碘酮治疗PAF疗效确切,但长期服用可出现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失调、心脏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小。本研究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PA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苏为谦欧凌君郭伟聪庄清芬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稳心颗粒胺碘酮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78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抑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观察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且治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苏为谦庄清芬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味疗效分析
养阴和瘀通窍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养阴和瘀通窍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采用养阴和瘀通窍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和尼莫地平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每组48例。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尼莫地平组(79.17%)(χ^(2)=4.360,P=0.037)。治疗8周后,2组MoCA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0.01);2组Hcy、NSE及BDN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低于尼莫地平组(P<0.01);2组MCA、ACA、P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且中西医组增加幅度大于尼莫地平组(P<0.01);2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更高(P<0.01)。结论采用养阴和瘀通窍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庄清芬吴伟华陈燕茹苏为谦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尼莫地平神经因子
化痰通络解痉汤辅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解痉汤辅助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入组后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解痉汤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量表、CSI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BI指数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9%(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评分、CS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化痰通络解痉汤治疗,疗效良好,可降低肌挛缩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庄清芬欧凌君苏为谦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
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左旋多巴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熟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病情严重程度、脑血流动力学、神经递质水平、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各维度评分、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各项脑神经递质因子水平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地通络汤联合左旋多巴片可减轻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
庄清芬苏为谦吴伟华陈燕茹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片神经递质
柔肝通络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AIS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柔肝通络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化、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4卒中量表(MESSS)评分较治疗前则显著下降,且观察组F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柔肝通络法治疗AIS伴高血压可协同降压,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FMMS评分,降低MESSS评分。
庄清芬苏为谦欧凌君陈燕茹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
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塞108例
2019年
目的观察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脑梗塞患者216例,辨证均为风痰瘀阻型,按照SPSS 18.0软件生成的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口服。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88.89%(P<0.05);在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病灶同侧颅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郭鹏琪主任自拟经验方能有效提高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塞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陈燕茹欧凌君庄清芬苏为谦
关键词:脑梗塞风痰瘀阻证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
加味瘀浊清颗粒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加味瘀浊清颗粒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号分组,单号者为对照组,双号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西酞普兰20 mg,每日1次,温开水送服,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30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瘀浊清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连续治疗6周。测定并记录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瘀浊清颗粒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苏为谦庄清芬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生活质量
通窍化瘀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通窍化瘀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联合组30例和丁苯酞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丁苯酞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西联合组在丁苯酞组基础上联合通窍化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丁苯酞组的70.00%(χ^(2)=5.455,P=0.020)。治疗30 d后,2组血清NSE、Hcy、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联合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丁苯酞组(P<0.05或P<0.01);2组Fib、PV、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联合组低于丁苯酞组(P<0.01);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联合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丁苯酞组(P<0.01);中西联合组与丁苯酞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13.33%,χ^(2)=0.873,P=0.350)。结论 通窍化瘀汤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庄清芬王锡滨苏为谦陈燕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