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筱秀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政治
  • 5篇政协
  • 5篇政协制度
  • 5篇人民
  • 5篇人民政协
  • 5篇人民政协制度
  • 5篇民政
  • 5篇民主
  • 3篇中国民主
  • 3篇主政
  • 3篇民主政治
  • 2篇党派
  • 2篇政党
  • 2篇政党制度
  • 2篇政府
  • 2篇政体
  • 2篇中国民主党派
  • 2篇中国民主政治
  • 2篇统战
  • 2篇民主党

机构

  • 11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4篇胡筱秀
  • 1篇姚勤华

传媒

  • 4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新时代、新思想的国际解读——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综述
2018年
一、会议概况 2017年12月10—11日,以“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是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盛会。本次论坛的宗旨和任务是以世界中国学论坛为平台,向世界阐明十九大的精神:新时代的中国以及中国发展对世界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主席陆克文,斯里兰卡前外交部长助理尼哈尔·罗德里格,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姚勤华胡筱秀
关键词:中国学中共中央宣传部
民主政治的中国表达形式探索(1949—2009):以人民政协制度成长变迁为例
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在于,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普遍表达形式之外探索出了一套新的符合人民民主发展理念和内涵的表达体系和表现形式——人民政协制度。无论是制度创立的实践,制度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还是制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制度运行...
胡筱秀
关键词:人民政协制度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文献传递
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研究——兼论人民政协制度的定位被引量:11
2010年
长期以来,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国体建设得到重视,而政体完善与政体对国体表达的充分性成为被忽视的问题。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和实践的经验是:人民统治是恒立的,人民统治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最好的政体形式莫过于混合政体,混合政体的特色和优势在于互补与制衡。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由于"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弹性转换,使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持了一定的调适性和灵活性,但在政体层面对国家政权基础的扩大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回应与体现。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政体对国体的表达与回应,也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政体,可以把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体对国体表达的补充形式,更加全面地保障人民主权的实现。
胡筱秀
关键词:国体政体人民政协制度
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被引量:7
2010年
作为一项体现人民民主的特殊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了重大的功能变迁,见证了民族—国家确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前后两个维度的成长,是观察中国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标本。建国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的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建设与民主—国家建设两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导致人民政协功能变迁的原因在于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党、国家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深刻变化与调整以及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张力关系。
胡筱秀
关键词:现代国家建设人民政协制度人民民主
正确认识西方政党制度——兼评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点
2002年
长期以来,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一直以民主的外衣粉饰自己,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在民主的形式上确实是越来越完善了,这使得许多不明真相的同志误以为多党制、议会制就是民主的象征和代名词.加上近年来西方"多元民主"思潮的泛滥,一些同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模式产生了怀疑和困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借机大肆鼓吹西方民主和多党制,企图将多党制作为和平演变的突破口,扰乱人们的思想,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不应盲目迷信西方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应对西方政党制度作出冷静理性的分析,既要肯定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的进步性,更要看到它在时代发展变化中面临的困境和局限性.
胡筱秀
关键词:西方政党制度历史地位议会利益集团政党政治政党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考察被引量:5
2009年
人民政协制度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起源于共和国开创的客观需要。在制度创立和运行的60年里,人民政协制度的功能定位和运行实践发生巨大变迁,经历了一个从"代权力机构"到"统一战线组织"再到"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民政协与国家建设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共和国每一步成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筱秀
关键词:人民政协制度
民主政治的中国表达形式探索(1949-2009):以人民政协制度成长变迁为例
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在于,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普遍表达形式之外探索出了一套新的符合人民民主发展理念和内涵的表达体系和表现形式——人民政协制度。无论是制度创立的实践,制度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还是制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制度运行...
胡筱秀
关键词:民主政治人民政协制度政府职能运行管理
新时代大统战观的四个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大统战论断的丰富内涵探析被引量:5
2021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提出了新时代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其中,“大统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工作重要论述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新时代大统战观内涵丰富,从历史经验看,必须构建更大广度的“大统一战线”;从贯彻力度看,必须构建“强统一战线”;从功能定位嬗变看,要进一步完善“深度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统一战线”;从世界视野高度看,要不断规划国际统一战线格局。
胡筱秀
关键词:维度
试论“一国两制”理论的经济意义
1999年
近年来,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与台湾问题的日益突出,“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己成热点。但一般的研究者往往或从政治的角度,或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阐释其内容、意义,而较少从经济的角度来领会、理解“一国两制”。笔者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虽然首先是为解决政治问题...
胡筱秀
关键词:台港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一体化
从形式代表到实质代表: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是中国政党制度与统一战线的一个传统问题和基础问题,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形式代表与实质代表之间的匹配和契合程度。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的代表性,由于与社会脱节,面临如下的转型困境:代表性失衡,即代表过度与代表缺失;代表性趋同,即政党趋同、界别模糊与重复代表;代表性虚置,即形式代表与实质代表的悖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政党协商的大背景下,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建设面临深刻转型,即从形式代表向实质代表转化,从缩影代表到授权代表与行动代表转型。
胡筱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