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斌
- 作品数:3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 电影电视剧中土司形象的类型转变研究(1986-2018)
- 2020年
- 在土司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土司影视形象完成了由扁平化形象向圆形化转变。1986——2018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土司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两个阶段的土司形象,第一阶段为1986至2000年,土司作为欺压者、专制者扁平化的形象出现在银屏中,情节构建方式通过设置极致对立,来强化人物冲突和戏剧矛盾;第二阶段为2002至2018,银屏中的土司不再是专制、欺压者等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而是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本文论述了扁平化的土司形象和圆形的土司形象,并接着从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不同表达、接受者的审美、国家影视创作背景及商业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两种形象塑造的原因;经典影视作品未来之路,一是创作推陈出新,突破以往印象;二是提升内容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正确解读作品,进行个性化表达。
- 胡显斌胡文豪
- 关键词:影视剧扁平化
- 一种防摔预警式包装盒以及运输包装总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预警式包装盒以及运输包装总成,涉及物品包装技术领域。该防摔预警式包装盒包括外壳、减震气囊、气压检测器和警报装置。减震气囊安装于外壳内,且与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减震气囊内设置有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用...
- 胡显斌彭涛
- 文献传递
- 湘西题材电影电视剧中英雄形象创生与再塑研究
- 2019年
- 湘西是一块孕育着“血性”儿女的宝地,除却湘西本身的美景、湘西儿女的质朴风情,湘西地区的英雄人物也是湘西的一大名片。新世纪以来湘西题材影视剧层出不穷,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作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审美享受,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意义。对湘西地区历史英雄人物的类别作为现代影视剧的素材,分析湘西题材影视剧中的英雄形象的两种塑造方式,一种是扁平化的塑造方式,单一的塑造方式塑造不完整的英雄形象,突出英雄形象的某一特征;另一种是圆润化的塑造方式,从多个角度出发,塑造一个趋于完整的英雄形象,最后结合湘西英雄形象分析它对于湘西整体形象、影视工作者以及现代观众产生的价值和意义。
- 胡显斌肖露
- 关键词:《血色湘西》扁平化
- 一种可伸缩式把手以及公共汽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把手以及公共汽车,涉及城市运输技术领域。该可伸缩式把手包括吊杆、驱动机构、伸缩带和悬吊把手。吊杆固定安装于车体内,驱动机构安装于吊杆内,吊杆设置有开口,伸缩带的一端伸入开口,且与驱动机构连接,...
- 胡显斌彭涛
- 文献传递
- 试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才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 2011年
- 才艺教育属审美教育范畴,是通识教育的子门类。鉴于才艺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其在国内高校中的边缘地位之间的矛盾,文章选取独立学院才艺教育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个问题——才艺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办才艺教育?怎样办好才艺教育?文章选取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才艺选修课为例,以期论证独立学院才艺教育成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合法性和为才艺教育实践寻找现实依据。
- 胡显斌
- 西方文化的冲击与东南亚的回应——以东南亚城市生活经济为例
- 2010年
- 本文选择东南亚代表性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为观照对象,首选世界知名城市——新加坡、曼谷等城市为参照物,将东南亚城市生活变迁划分为:资本主义积累时期东南亚城市生活呈现出的无奈感伤;城市人在资本主义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地的大工厂时期的委曲求全;西方资本输出时期民族独立的东南亚城市生活焕发的新时代风貌。
- 李静胡显斌
- 关键词:城市问题
- 一种香烟包装盒以及环保型包装总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烟包装盒以及环保型包装总成,涉及香烟包装技术领域。该香烟包装盒包括烟盒、铰接组件、磁吸组件和烟灰盒。烟灰盒安装于烟盒的底部,烟灰盒包括盒体和开关组件,盒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烟灰的容置空腔,开关组件安装...
- 胡显斌彭涛
- 文献传递
- 党建+研究生科研创新机制研究——以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通过2018年-2019年以来研究生党建支部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拓展。学院以科研为突破口,建设科研伍指导,创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多方位为科研搭建平台,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 符敏胡显斌张馨月
- 关键词:党建
- “熊娘噶婆”与“狼外婆”的艺术形象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对湘西沅水流域的民间故事中"熊娘噶婆"的形象,与德国民间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形象进行了比较。首先,从两个故事的起源开始论述,并罗列了"熊娘噶婆"的独特之处;随后通过具体形象和命名两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二者形象的不同;最后,本文就"熊娘噶婆"与"狼外婆"分别代表的文化和内涵展开了重点阐述。通过所扮演的角色及命运、故事中的地位、人与对象力量冲突的结果、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比较,得出了二者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发源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体系差异这一结论。
- 胡显斌金晶
- 关键词:民间故事
- 由马克思“世界文学观”看文化“全球本土化”
- 2014年
-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关注文化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流动、作用与影响。我们将马克思"世界文学观"放在世界文化史中考察,发现其有三种模式:西方为主体的跨文化模式;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交互模式;间性文化共同体模式。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对传统文脉采取批判性继承,对异国文化采用开放式借鉴,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处在两种张力(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张力、"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张力)结构之中,处于两种张力中的文化主体面临文化招损和文化受益的价值抉择。中华文化既受惠于世界文化又要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是文化"全球本土化"的中国实践。
- 胡显斌
- 关键词:文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