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琴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复方芪葜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 2008年
- 目的:对复方芪葜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将复方芪葜合剂进行剂型改革,使其成为颗粒剂;对颗粒中的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结果:(1)剂改后的颗粒剂服用量小、易于携带,受到限制糖摄入量的乙肝病人的欢迎;(2)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黄芪、葛根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黄芪甲苷在1.98~9.90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9,n=5),回收率97.3%(RSD=1.90,n=5),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结论:制备无糖型颗粒剂的关键在于粘合剂的选择与用量的掌握和搅拌时间的控制,成品率≥98%,为复方芪葜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 肖玉琴袁文杰苏晓崧
- 肠露灌肠剂治疗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 我们用中药制剂肠露保留灌肠在临床上治疗UC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疗效作用,我们用免疫学致敏法成功制作实验小鼠UC模型,并对其进行肠露保留灌肠剂高、低两个剂量组治疗作用的药效学等观察,报告如下:
- 吴耀南肖玉琴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王瑞幸黄自强
- 文献传递
- 肠露灌肠剂治疗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 本研究用中药制剂肠露保留灌肠在临床上治疗UC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疗效作用,用免疫学致敏法成功制作实验小鼠UC模型,并对其进行肠露保留灌肠剂高、低两个剂量组治疗作用的药效学等观察。
- 吴耀南肖玉琴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王瑞幸黄自强
- 关键词:药效学
- 文献传递
- 茵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茵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绵茵陈和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选择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甲酸-水(26∶10∶1∶6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绵茵陈和三七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4756~2.37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0.6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苏志坚江昌铭肖玉琴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 我们用中药制剂肠露保留灌肠在临床上治疗UC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疗效作用,我们用乙酸诱发法成功制作实验小鼠UC模型,并对其进行肠露治疗作用的药效学观察,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药品肠露系由补骨...
- 吴耀南肖玉琴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王瑞幸黄自强
- 文献传递
- 关于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的问题和思考被引量:7
- 2011年
- 根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内涵、《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的相关内容,结合基本药物目录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 肖玉琴
- 关键词:基本药物目录初级卫生保健看病难看病贵
- 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乙酸诱发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治疗作用。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4组,给药治疗7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肠露对小鼠UC能明显减少疾病活动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能明显减轻结肠炎症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粘膜糜烂、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增厚;肠露组小鼠结肠粘膜未见糜烂及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轻,粘膜轻度充血。结论: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UC有明显的疗效。
- 吴耀南肖玉琴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王瑞幸黄自强
- 关键词:乙酸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 归肾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 2002年
- 苏志坚肖玉琴
- 关键词:山茱萸熊果酸中药
- 肠露灌肠剂治疗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高剂量组(高剂组)、肠露低剂量组(低剂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用兔结肠黏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给药治疗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然后处死小鼠,取全段结肠,称结肠湿重,测肠重指数,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肠露高、低剂量组,SASP组疾病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体重改善,结肠炎症反应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充血伴出血,水肿明显;SASP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形成,但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肠壁轻度充血,轻度水肿;肠露高刺组小鼠结肠黏膜无糜烂及溃疡形成,部分炎细胞浸润,肠壁轻度充血、无水肿。结论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UC有明显的疗效。
- 吴耀南肖玉琴陈一斌王文凡涂志红王瑞幸黄自强
- 连蒲胶囊中冰片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进行连蒲胶囊中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建立气相色谱-FID检测法(GC-FID)测定胶囊中冰片的含量。结果:冰片在0.01977mg/ml~0.3954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0003x-0.0012(r=0.9973,n=6),回收率97.8%(RSD=1.9%,n=9)。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以为连蒲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 肖玉琴陈惠玲汪建君陈洁江昌铭
- 关键词: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