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
- 作品数:45 被引量:40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量术前评价胰腺癌血管侵犯多排CT技术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前瞻性研究多排螺旋CT(MDCT)定量评价胰腺癌血管侵犯和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胰腺癌42例术前进行MDCT检查,采用表面容积重建法(VR)和多层面容积重建法(MPVR)对下腔静脉、腹腔干、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分析,结合原始图片评价胰腺癌及其胰腺周围血管,并进行量化测量根据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做出能否切除的术前评价,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探查胰腺癌手术治疗患者42例的252支血管,其中77支血管不同程度受侵犯,其中腹腔干受侵12例,敏感性84.6%,特异性96.6%肠系膜上动脉受侵13例,敏感性100%,特异性96.7%;肝动脉受侵9例,敏感性81.2%,特异性100%;门静脉主干受侵16例,敏感性93.3%特异性92.6%;下腔静脉受侵犯6例,敏感性100%,特异性97.3%;肠系膜上静脉受侵21例敏感性90%,特异性86.7%.MDCT发现在栓子形成与手术结果完全相吻合.在侵犯长度方面,仅肠系膜上动静脉各有1例欠准确.在受侵段与血管分支部位的距离测量方面,仅肠系膜上动脉1例不准确.结论:胰腺癌术前MDCT血管三维重建能准确量化血管侵犯的范围和程度,对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李震褚倩肖明沈亚琪宋金梅张进华胡道予
- 关键词:计算机X线成像胰腺癌双期扫描
- 孤立性脑转移瘤CT灌注成像与VEGF表达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的方法获取脑肿瘤组织的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surface,PS)值,探讨PS值所描述的孤立性脑转移瘤血管通透性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方法21例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检查,计算并分析其CT灌注图像和PS值,测定标本VEGF表达。结果肿瘤强化呈环形16例,结节状5例。在环形强化中肿瘤边缘呈高PS值15例,边缘VEGF高表达13例;在结节状强化中边缘与中心区均表现为高PS值,边缘及中心区VEGF均高表达为5例。结论孤立性脑转移瘤组织的VEGF表达与PS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脑转移瘤血管生成调控的监测。
- 张建华漆剑频宋金梅黄文华肖明张江帆
- 关键词:毛细血管通透性血管生成因子肿瘤转移
- MSCT灌注成像在良性和恶性骨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评价良、恶性骨病变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方法:34例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穿刺证实的良、恶性骨病变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分别测定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恶性组各项灌注值普遍高于良性组,良性组的BV,BF值分别为(2.0561±1.82)ml/100mg,(24.838±22.286)ml/(100mg.min),恶性组的BV,BF值分别为(75.049±61.305)ml/100mg,(413.09±397.98)ml/(100mg.min),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良性组的PS值为(4.05±3.71)ml/(100mg.min),恶性组的PS值为(8.2154±5.0709)ml/(100mg.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程娟娟王仁法高小林杨海涛肖明宋金梅
- 关键词:X线计算机骨疾病灌注
- 16层螺旋CT胰腺癌灌注研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30例正常胰腺组织和16例胰腺癌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胰腺CT灌注的各项指标个体差异较大,但正常胰腺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的胰腺组织的BF、BV、PS和MTT的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正常胰腺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BV、BF高于胰腺癌组织,PS低于胰腺癌组织。胰腺癌周围相对正常胰腺组织与胰腺癌组织PS、BV和BF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更加明显。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 李震胡道予肖明宋金梅
- 关键词:胰腺肿瘤灌注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V及PS值。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及胶质母细胞瘤组最大CBV值分别为2.733±0.8274,4.755±0.4367,6.654±0.529;三组的PS值分别为16.668±0.5237,27.3524±0.8975,38.7452±0.328。三组间的CBF及P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S与CBF有明显正相关(r=0.832,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灌注成像参数PS与CBV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级别上有实用价值。
- 张建华漆剑频黄文华张进华宋金梅肖明吴进
- 关键词:星形细胞肿瘤灌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脑星形细胞肿瘤术前评价MSCT灌注成像
- 肾盂移行细胞癌MSCT及MRI诊断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盂移行细胞癌MSCT和MR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3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32例术前行MSCT双期增强扫描,15例行MR扫描,9例同时进行CT和MR扫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肾盂内肿块型19例,CT见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增强轻中度强化11例,明显强化5例。MR大多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轻中度强化。肿块浸润型13例,CT见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不均匀强化,外周强化要明显高于内部。MR见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见伴坏死囊变的不均匀强化。肾盂壁增厚型6例,CT为肾盂壁不规则增厚影,增强少许强化。MR为轻度强化。结论:肾盂移行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和MR均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并进行分型分期。
- 李震胡道予夏黎明关键肖明彭莉王承缘
- 关键词:肾肿瘤磁共振成像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3例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并采集数据,同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191例患者均一次检查成功。12例失败(9例未能屏气、3例扫描过程中未控制好心率致图像质量差),其中10例重新检查,获得良好图像。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成功与否取决于患者的成功配合,护理工作则贯穿于检查的每一步,重视训练呼吸和控制心率,防范对比剂过敏可保证检查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 李华玲陈亮肖明管汉雄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64层螺旋CT护理
- 多层螺旋CT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18例,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机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结果:显示胃网膜静脉曲张(84%)、胃短静脉曲张(90%)、胃冠状静脉曲张(78%)、胃结肠干曲张(50%)和食管静脉曲张(17%)。MPR、MIP、VR可以直观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从不同方位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 耿云平胡道予肖明宋金梅
- 关键词:胰腺疾病侧支循环
- 肾上腺囊性占位的多排螺旋CT诊断和鉴别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占位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单纯囊肿6例,肾上腺出血、感染或自发性出血所致的假性囊肿4例,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3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囊性变6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性变2例,肾上腺腺瘤囊性变2例。多排CT上囊肿的形态密度、囊壁厚度、有无壁结节、局部强化的方式和血供的特点可以鉴别肿瘤性囊肿和非肿瘤性囊肿、良性肿瘤囊性变和恶性肿瘤囊性变。结论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 李震王秋霞肖明张进华胡道予
- 关键词:肾上腺囊肿肿瘤
- 鼻窦CT冠状位扫描改良法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张江帆王仁法肖明黄文华张进华丁晖
- 关键词:改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