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茜 作品数:175 被引量:901 H指数:14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晚期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前瞻性研究 评价LP在各孕周是出生体重(Birth Wieight,BW)和校正胎龄(Correct Age,CA)1、3、6月龄时的体格生长情况,为早产儿长期体格生长随访提供监测重点,为早期发现异常提供依据。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 程茜 张站站关键词:晚期早产儿 出生体重 两例9号染色体异常病例报道 目的: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及结构的异常.本文对两例智力低下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探讨9号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经典G显带方法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行细胞遗传学全基因组芯片(Affymetix ... 刘洋 程茜 包黎明关键词:智力低下 9号染色体 基因芯片 儿童共同注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9年 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JA)是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注意,以共同分享对该物体或事件的兴趣及知觉体验[1]。JA包括主动性JA(initiat-ing joint attention,IJA)和回应性JA(responding to joint attention,RJA)。 黎文倩 程茜关键词:儿童 “案例导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6 2012年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以疾病为中心"医学教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临床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受国内人力、物力、财力及培养效率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难以广泛开展, 冉素娟 李廷玉 李秋 华子瑜 程茜 许红梅 黄曦关键词:医学教学模式 课程模式 导学 以疾病为中心 早期接触临床 益生菌的安全性 被引量:12 2010年 益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调节剂,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益生菌具有医疗和保健作用毋庸质疑,但是对于益生菌的安全性还存在争议。本文对益生菌的安全性和不安全性研究进行综述,以利于临床正确认识、了解和使用益生菌制剂,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益生菌也有积极意义。 陈玉梅 程茜关键词:益生菌 安全性 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DC)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 t cu lturesupernatan 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均为0.5 m l/(只.d),连续7 d,取小肠空、回肠段,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结果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胞核外形亦不规则,多数呈偏心位,且DC有不规则突起,与周围细胞有紧密的接触。计数发现,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双歧杆菌能增加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DC的数量,活菌作用最明显。提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对DC的作用可能就是双歧杆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环节;且保持活菌状态对机体免疫有重要作用。 熊菲 程茜 刘明方 陈淑惠关键词:双歧杆菌 树突状细胞 小鼠 肠道 儿童机会感染 2000年 程茜 刘作义关键词:儿童 病原体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12、IFN-γ分泌。结果经双歧杆菌死菌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分泌IL-12、IFN-γ的水平提高(P<0.05),呈剂量依赖型。结论双歧杆菌能影响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熊菲 程茜 刘明方 陈淑惠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双歧杆菌 单核细胞 核心症状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 张茜婷 程茜临床实践指南在我国儿科临床中的运用与思考 2024年 临床实践指南作为一种决策工具,旨在缩小当前最佳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文章结合儿科学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我国儿科临床实践指南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在循证医学理念方面存在不足,临床实践指南的接触时间相对较晚,对临床实践指南的了解不够充分。其次,临床实践指南的获取和利用存在困难,同时我国儿科医师的短缺以及他们面临的巨大工作负荷,为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解决这些问题,高等医学教育应注重指南教学,培养学生循证观念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应推广标准化指南,开发本土化指南评价工具和建立指南数据库,以促进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儿科医学的发展,优化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加快儿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只有提高儿科医学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科研能力,才能推动儿科医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王君 王君 胡燕 陈立 胡燕 程茜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 儿科 儿科医师 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 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