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钰
- 作品数:46 被引量:41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一种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和作物根系分布模拟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根系分布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和作物根系分布模拟系统及方法,所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和作物根系分布模拟系统包括:灌溉视频监控模块、土壤水分监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缺水判定模块、灌溉决策模块、抽水模...
- 盛钰 王跃辉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壤土柱模拟试验的自动淋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土柱模拟试验的自动淋溶方法,该方法涉及的装置是由贮水罐、抽水管、缺水传感器、蠕动泵头、蠕动泵控制器、LCD显示及按键、注水管、万向快速接头、排气阀、透明上盖、淋洒座腔体、透明保护外壳、注射器针头、密封圈...
- 赵成义盛钰李新
- 文献传递
- 2005~2014年CERN地下水位数据集被引量:1
- 2017年
- 地下水是一个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地下水位数据可为研究地下水的长期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34个台站采用人工或自动记录方法观测的2005~2014年地下水位深度数据。重新整理后的数据格式更加规范,质量也有所提高。此外,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台站地下水位的概况(如平均深度及其变化),我们还计算了各台站地下水位深度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 朱治林唐新斋唐新斋袁国富孙晓敏张心昱程一松孙晓敏戴冠华常学向程一松褚国伟戴冠华郭永平何其华傅伟蒋正德郭永平何其华姜峻蒋正德来剑斌李猛李少伟李伟刘新平林静慧林永标刘文杰刘新平苏宏新鲁志云路永正盛钰苏宏新唐家良杨风亭尹春梅张法伟
- 关键词:地下水位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
- 一种基于数码图像技术获取灌木分枝长度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码图像技术获取灌木分枝长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的数码图像、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分形特征方法,设计了可准确获取植物分形特征的装置,并给出了根据植物分形盒维数来获得植物分枝长度的方法,通过对图像分...
- 盛钰张吴平赵成义
- 文献传递
- 近30年阿克苏绿洲水面蒸发趋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2年
- 通过分析阿克苏站近30年的观测资料,研究阿克苏绿洲20cm口径蒸发皿、E-601蒸发器和20m2蒸发池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趋势,计算各蒸发器皿蒸发量之间的折算系数,分析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各蒸发器皿蒸发量的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在1996年以后下降趋势较为显著。分析水面蒸发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得到水面蒸发量与水汽压差、气温、和风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是水汽压差。实测的20m2蒸发池水面蒸发量与Penman-Monteith模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数值非常接近,年际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
- 赵成义施枫芝盛钰李君韩明胡顺军伊力哈木·伊马木
- 关键词:水面蒸发影响因素
- 膜下滴灌对棉花根系、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7
- 2009年
- 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采用根钻双向采样法,研究了不同灌溉量(2618、2947、3600和4265m3·hm-2)对棉花根系分布、地上部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量影响棉花根系及地上部分生长状况.各水分处理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膜下,占根系总生物量的60.65%~73.45%,而膜间占39.35%~26.55%.水分亏缺增加了根系下扎深度和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大了根系水平分布范围.不同水分处理棉花生物学特性及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存在显著差异.水分过量处理(4265m3·hm-2)的棉花株高、倒四叶宽、果枝数、蕾数均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根冠比及干物质在营养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增大,生物产量提高,但同时蕾铃脱落率也增加,经济产量的形成受到抑制.水分亏缺或过量都影响棉花干物质在不同器官及不同生育时期的累积与分配,使产量降低.本试验条件下3600m3·hm-2是最适宜的灌溉量.
- 闫映宇赵成义盛钰李菊艳彭冬梅李子良冯省利
- 关键词:膜下滴灌棉花根冠水分
- 绿洲农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该研究以冬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了含根系吸水的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分别模拟了绿洲农田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和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的农田蒸散、根系吸水以及土壤水分运移过程.根据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
- 盛钰
- 关键词:冬小麦玉米水分胁迫水肥耦合
- 文献传递
- 荒漠植物构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1年
- 基于植物构型的内涵,评述了植物构件研究现状、荒漠植物构型研究现状和荒漠植物构型模型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和归纳了荒漠植物构型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荒漠植物构型的研究趋势。指出在未来荒漠植物构型研究中应加强与土壤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探讨荒漠植物构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揭示植物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理。构建荒漠植物生长的构型模型,从而为荒漠地区种群、群落、甚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孙栋元赵成义王丽娟盛钰李菊艳
- 关键词:荒漠植物构型可视化
- 苏丹草光合日变化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1光合作用仪,研究了自然条件在阜康地区1年生苏丹草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苏丹草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波动曲线,苏丹草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30.88μmolCO2/(m^2·s),最小值在21:00为-0.417μmolCO2/(m^2·s)。苏丹草的光合“午休”现象发生在13:00~16:00,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不同步。同时还发现,随着气孔导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也随之升高;当蒸腾速率高于6.25μmol/(m^2·s),植物开始进入“午休”,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胞间CO2浓度和空气湿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空气湿度、气温、光照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方程。
- 佘雕李赟贾宏涛赵成义盛钰
- 关键词:苏丹草光合作用CO2
- 基于COMSOL软件的绿洲盐渍化土壤中多离子耦合运移模型构建被引量:17
- 2018年
- 了解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可以为盐渍土的综合治理以及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COMSOL多孔介质和地下水流模块模拟非饱和土壤水流的基础上,自定义偏微分方程组构建盐渍化土壤SO42–、Ca2+、Na+、Cl–、Mg2+耦合运移模型,考虑阳离子交换过程以及硫酸钙的沉淀溶解反应,并通过新疆绿洲膜下滴灌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对比不同活度系数估算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离子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介于9.15%~28.57%,决定系数介于0.41~0.88,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中盐分离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膜下0~40 cm土层的盐分离子有不同程度的淋洗,Cl–和Na+的淋洗效果好于Ca2+和SO42–;活度系数的估算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盐分含量较高时,采用通用的函数关系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模拟误差。
- 焦会青盛钰赵成义李保国
- 关键词:土壤盐分离子离子反应膜下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