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玲
- 作品数:74 被引量:2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血病儿童外周血及骨髓中WT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比较外周血 (PB)和骨髓 (BM)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在儿童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同步动态观察了 34例急性白血病 (AL)患儿的PB及BM单个核细胞WT1基因表达的相对水平。结果 (1) 34例AL患儿的BM中WT1阳性表达为 2 7例 ,表达水平 0 784± 0 311;PB中为 2 6例 ,表达水平为 0 734± 0 2 95 ,两者的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2 )完全缓解后PB与BM中WT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B中WT1表达阳性的 5例均复发 ,转阴的 13例中有 3例复发 ,P =0 0 0 6 5 ,差异有显著性 ;而BM标本中WT1表达阳性与转阴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动态观察儿童急性白血病WT1基因的改变 ,可监测MRD ,预测复发。而PB在MRD监测中比BM特异性更强 ,临床应用更方便。
- 白晓玲赵洪宁姚慧郑楠许波孙念政姜国胜唐天华张玉昆
- 关键词:白血病癌基因基因表达聚合酶链反应儿童
-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救治溶血尿毒综合征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血液净化(CBP)救治重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效果及机制。方法9例重型HUS患儿(观察组)行PE联合CBP治疗,采用ELISA法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8,应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患儿全身状况迅速改善,尿量增加,溶血控制,肾及其他各脏器功能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及P<0.01)。结论HUS急性期存在急性炎症反应,PE联合CBP治疗HUS能清除炎症介质,改善患儿预后。
- 白晓玲孟建中王曼秋王素霞张莹莹于颖满立新
- 关键词:血浆置换连续血液净化溶血尿毒综合征
-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小儿急性重症中毒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白晓玲孟建中曹艳华许波张莹莹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重症中毒救治急性药物毒物中毒
- 尿CD62P检测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白晓玲孙晓明段晓辉许波姚慧郑楠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原发性CD62P
- 高压氧治疗小儿闭塞性脑血管病
- 1997年
- 白晓玲段晓辉童金生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高压氧疗法小儿
- 哮喘患儿GINA方案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观察哮喘患儿应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 INA)方案管理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年以上的患儿在年哮喘发作次数、年门急诊次数、每次喘息天数、PEF值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儿童哮喘应用G INA方案进行规范化诊治和管理,效果显著。
- 郑楠满立新郭建华白晓玲
- 关键词:哮喘管理GINA方案哮喘患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儿童哮喘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脏器损害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肺外脏器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发肺外脏器损伤1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并发消化、心血管、泌尿、血液、神经系统,浆膜腔、皮肤粘膜等多脏器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肺外脏器损害,应引起重视。
- 王曼秋白晓玲许波孙丽
-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
-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郑楠冀勇朱庆林白晓玲
- 关键词:儿童自发性脑出血手术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H IE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高压氧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CD23、IgG、IgA、IgM、CD3、CD4、CD8等免疫指标。结果H IE新生儿高压氧治疗前后比较显示,治疗后血清CD23、IgA、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血清IgG、IgM、CD8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H IE新生儿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
- 许波李炳臣白晓玲
- 关键词:高压氧新生儿免疫
- 全国儿童期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济南市区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济南市区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0~17岁儿童6758名,儿童肥胖判定标准按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值,标准差记分法,体重高于中位数一个标准差为超重,两个标准差为肥胖。测量体重、身长/身高,3岁以上肥胖儿童以1∶1比例配对测量腰围、臀围、大腿围及血压;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肥胖总检出率11.36%,超重总检出率14.95%,其中男童肥胖、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26%、16.55%,女童肥胖与超重分别为7.96%、13.14%。3岁前男女儿童BMI平均值分别为17.10、16.65,3~6岁略降低,6岁后上升,12岁分别为20.52、19.69。肥胖儿童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第95百分位数比例分别为8.58%、11.15%,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的比例1.72%、4.46%。结论济南市区儿童单纯性肥胖检出率增加,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趋势,肥胖者已具有心血管损害指标,预防控制重点应在学龄前期。
- 郭建华于莉莉甘晓红白晓玲
-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